想要谈「钱」不伤感情,关键是聊透这 3 点_风闻
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官方账号-泛心理科普与服务,美好生活从了解自我开始。1小时前
**策划、撰文 /**Alysha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她提起为了省一笔房租,和谈了两年的对象决定搬到一块住。
她说:「约好了 ta 付房租,我出家用。结果 ta 背着我悄悄记账,算我出的家用和房租是否持平…没持平的话,特意来找我买东西,好让我把钱补上。
没住一块前,我们从不谈起钱,都是你付一次,我出一笔,轮流着来。
直到住一块了,我才知道 ta 原来是个这么爱计较‘钱’的人。我现在挺失望的,但如果我主动开口提这事儿,我又担心会吵起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朋友遇到的「关系里谈钱问题」并不少见,随便一搜某书,就有许多人在聊「我要和对象谈钱吗?」「和对象为钱吵架怎么办?」。
看来,大家都为在关系里谈「钱」感到担忧,害怕这件敏感的事儿成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那么到底是不是如此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为「钱」吵个不停
对关系的伤害,比想象中还大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长期关系中,人们因钱而吵架的比例大概占到了关系内吵架的40%,算是关系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Meyer & Sledge, 2022)。
最为典型的有:我们决定了一起为未来做准备,结果你还是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节制(狠狠生气),于是我质问你,到底还考虑不考虑未来。
类似的冲突虽然看起来是个小事,但研究者却发现,涉及到「钱」的冲突,往往在关系里最为持久、反复,也对关系的破坏性最大(Papp et al., 2009; Dew et al., 2012)。
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于择偶的考虑,我们习惯于用钱来衡量爱和对关系的承诺。**所以双方因钱产生分歧,就很容易想到也许我们并不适合。
二是基于现实的限制,假如一方背负了债务或突然失业,那么双方的金钱来源就会出现波动,生活压力变大。
放到已婚的情况里,因「钱」而产生的冲突,对婚姻的威胁也不弱。
在一项以已婚女性为受访者,持续跟进超过25年的纵向研究中,在婚姻中“经常”为钱争吵的女性离婚的可能性是那些“有时”或“几乎不”为钱争吵的女性的****三倍(Britt et al., 2012)。
当然,我们很容易想到「贫贱夫妻百事哀」,也许家庭有钱的夫妻情况会不同?
有,但不多。即使控制了客观的财务状况(资产、债务、夫妻收入),夫妻双方在「钱」上的分歧频率仍然是5-7年后离婚的关键预测指标(Dew et al., 2012)。
简单来说,富足的物质条件或许能缓解由现实限制带来的矛盾,但在择偶的考虑上,对方为自己花钱少或在意彼此对等的付出等依然可能引起双方的不满,并影响婚姻的质量。
那么,我们也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为钱吵架,对关系的负面影响真的很大!
这事儿有没有解呢?有,但在那儿之前,我们先来聊聊——
为什么人们
不愿意****在关系里
开诚布公地讨论「钱」
害怕被对方及其家人、朋友评判。
金钱往往与社会地位、成功和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人们通常以外在的物质条件和对钱的态度作出一个人大方或抠门,富有或贫困的价值判断。
其中,对钱的态度里,主动谈钱容易让人被贴上「这人好市侩或爱算计」的标签。
比如,去年 ta 生日你准备了很多,也花了不少钱,今年你生日,提出希望对方也上点心,花对等的钱。
结果对方一句:「原来你对我的爱都用钱衡量?真算计。」直接把你气到心塞。
也有些情况是,一方对钱节省有规划,一方花钱比较不节制。在不同的情况里,前者可能被对方的朋友家人认为「有点抠」,后者被评价「花钱大手大脚,一看就不是适合结婚的人」。
简而言之,大多数人出于上述的担忧,习惯性地回避在关系里和伴侣谈钱。
传统性别脚本的限制。
传统的男性脚本鼓励男性在关系中承担「供养者」的角色,他们被社会期待努力赚钱,为家庭或另一半提供物质供给(Papp et al., 2009; Tichenor, 1999; Waters et al, 2002)。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是好男人和好爸爸。
表现在生活中,崇尚大男子主义的男性格外强调外出吃饭为女性付费,恋爱关系里坚持承担大头。而如果开口谈钱,那都是「小男人」的行为,不符合大男子的气概。
一句话总结:真男人从不和女人谈钱 。
而传统性别脚本里,已经被视为「依赖者」的女性,如果再主动找伴侣频繁谈钱,就会戴上一顶金色的帽子——拜金。
成长经历里缺乏谈「钱」的经验。
上述两种主要的影响之外,成长经历也对人们在关系里不敢开口谈钱有着长远而深厚的影响。
仔细想想的话,会发现父母童年里说的和钱最相关的一句话是:「我们家没什么钱,你花钱不要大手大脚。」
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就不再谈钱了。毕竟在父母眼里,孩子并不具备对钱真正的使用权(很多父母会限制孩子把零花钱花在哪些地方),也没有资格来参与家庭内部花钱的讨论。
成年人的隐私边界。
最后,对某些朋友来说,没办法坦诚谈钱,可能只是出于对彼此隐私边界的尊重(不谈钱是我最后的底线)。
不过,随着关系的加深,这种对边界的美好期待注定要有一些消融。毕竟一块生活后,总有些钱得一起出。
杜绝为「钱」吵架,我们
真正需要的是:和 ta 聊透这三点
说了这么多人们害怕和伴侣谈钱的理由,相信你已经找到了阻碍所在,不过,要想关系走得长久又不因谈钱破裂,我们还是得放下对被评判和审视的担忧,勇敢地聊钱。
这里给大家提供 3 个思路,以防聊着聊着就跑偏:
第一点:
我们的付出是否相对公平?
比如:
公平,其实就是双方为这段关系所付出的贡献度。有时候我付出太多,而你付出却太少,我心里难受,就会对这段关系产生质疑,积攒了太多就变成怨恨、吵架,或分开。
第二点:
在我眼里,你是否是个负责任的人?
上述列举的不负责任的花钱行为,都会让人丧失对伴侣「责任心」的信心,而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其实正是好的长期伴侣及婚姻对象最值得关注的人格维度。
如果我们在这点上有所担忧,合该坦坦白白地告知伴侣,因为我们都希望彼此能为这段关系和自己负责。
第三点:
我们各自需要的爱,是否一定要用钱表达?
有种说法是:爱你的男生一定会舍得为你花钱,不舍得的一定不爱你。
我们不评判这句话的对错。但想和大家聊很关键的一点:人对金钱的看法和 ta 的家庭,以及从小被如何对待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性别,当人们成长于金钱有限的环境,ta 们会很在意钱,因为钱对 ta 们而言,和生存直接挂钩。
而在 ta 内心深处,可能也有这样的声音:我很想在爱的人面前,对钱的态度能更松弛一点,但我好像还学不会。
不被大众的声音和标准裹挟,看到 ta 爱你的方式。
总而言之呢,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三个问题上,聊清楚这三个问题,很多关于「钱」的矛盾自然也就解决了(不要被错误的框架局限了我们和伴侣聊「钱」的本质)。
如果你决定和 ta 聊聊「钱」
一份简明易懂的小指南送上
1. 理解双方的金钱脚本,明确相似vs差异。
金钱脚本指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钱的态度、理财方式和花钱习惯,受到父母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可以通过这5个问题,找到你们的相似和差异点(无对错好坏之分):
小时候,父母会给零花钱吗?你一般如何使用它(计划/随心)?
钱会影响到你的情感状态吗?(焦虑、满足感或其他情绪)
你认为赚多少钱和一个人的价值是绑定的吗?赚到足够多的钱会让你更有自信吗?
你觉得能够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
你会因为钱(多or少)而感到内疚、羞耻或自责吗?为什么?
2. 基于差异,再去探讨关系内双方对于「钱」的感受。
比如第三部分提到的三点——公平、负责和爱,在目前的关系里,你们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带着好奇和理解对方金钱脚本差异后的同理心出发,找个双方心情都不错的时间,坐下来聊一聊~
要注意:聊它的目的,在于强化双方这段关系里的「共同利益」,是为了我们都能在这段关系里感到舒适和放松。(多说感受,少点指责!)
能坦然面对「钱」的问题,关系才能坦诚地往下走。
老话常说谈钱会伤感情,但真正伤感情其实是消极的、不负责任的、不公平的关系内花钱行为。
摊开来说清楚,我们才能在谈钱的时候依然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放在心头上,才能传递给对方我们在关系里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不必畏惧谈钱,谈清楚了它,我们的关系和婚姻会更加轻松、自如。
如果今天的内容写到了你的心里,你很想借此和伴侣坦诚地聊聊钱,就 转发给 ta ,让 ta 明白你的心意,一起来聊聊吧~
或者你有朋友常找你抱怨 ta 的男女朋友/伴侣花钱的琐事,也可以 转发 给 ta ,让 ta 知道到底怎么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