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第一股上市背后,万亿机器人赛道吹响变奏曲_风闻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46分钟前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2023年年末,风靡科技圈、资本圈的人形机器人,突然同时从政策产业端发力,为行业吹来了一股暖风。近日,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傅里叶也对外透露,已启动量产人形机器人GR-1,并实现了部分订单交付。12月中旬上市的机器人公司优必选,更是进一步将人形机器人的声量,拉到了最大。
事实上,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浪潮催化下,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机器人赛道也正因为它的到来,加速进入全新的轨道之中。
万亿机器人赛道已经启动
作为一个已经诞生30多年的赛道,人形机器人赛道其实并不算很“新”的行业,其在医疗、工业、零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更使其前景备受各方关注。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长线赛道,其仍面临着成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商业化落地难的问题,但从当下的情况看这种状况似乎已经有了好转。
首先,在国家政策面相关支持性政策频传。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此次公告之外,早在今年年初,国家相关部门就密集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支持相关的产业落地。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提出,为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决定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除了中央层面来说,地方上也在积极响应,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重要制造业基地,都发布了相应的“人形机器人”计划,推动当地的机器人产业落地应用。
其次,技术面上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日渐成型,商业化落地逐渐加速。2023年产业在技术侧和供给侧出现显著边际改善:技术上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软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带领行业突破产品力天花板;供给上,2023年特斯拉已完成从概念机到可完成复杂动作实体的进化,提出售价2万美元的目标;1X科技的EVE产品在安保场景顺利商业化着陆。
根据目前产业已经给出的落地场景来看,其主要指向特种作业、制造业和民生三大类场景,其中民生领域就覆盖3C、汽车、医疗、家政等数个细分领域,其中家用场景有望率先完成
商业化应用。综合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形势一片大好。
汽车公司或将打头阵?
从行业来看,目前参与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并不少,甚至不乏诸多科技巨头。其中,以造车企业身份参与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尤其具有代表性,这是否就意味着车企,将要在这一轮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中“打头阵”呢?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已经超过30多家了,汽车厂商尤其显眼。2023年8月,比亚迪就亲自下场投资了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并位列其第七大股东,这标志着这家一向埋头造车的巨头,也杀进了机器人赛道。
10月份,小鹏汽车公布了自研双足人形机器人PX5。这款智能机器人拥有双足行走和跨越障碍能力,凭借高性能关节,可在室内外大步行走、敏捷运动。
8月,准汽车厂商——小米发布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艺名“铁大”)。据官方透露,铁大身高177cm,体重52kg,定位家庭服务机器人。除了小米、小鹏之外,百度与吉利合资的极越,也在试图打造汽车机器人。为何车企都纷纷参与到了人形机器人的建造之中了呢?
首先,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虽然大相径庭,但两者在诸多方面有关联性,车企参与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虽然外形并不相同,但都具有机器人属性,其中马斯克就将汽车定义——一种装有轮子的机器人。具体来说在硬件层面,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算力芯片、控制板、高性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各类传感器都可以移植到人形机器人上;在软件层面,基于智能汽车发展起来的环境感知、目标识别和路径感知等算法,也都可以在人形机器人上进行定制优化。
由于两者在技术层面上的共通性,因而车企下场参与开发人形机器人,即可以充分借助现有资源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开发进程。
其次,两者在场景应用上具有协同性,车企参与其中可以完善自身生态。汽车作为一个集大成的工业品,其本身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工业机器应用,其中自然少不了工业机器人的身影,目前在日常的焊接、涂装等相关领域,都已经有成熟的机器人了。相比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或将更为智能,也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参与到汽车的组装、生产之中。
另外,成熟的机器人将会用于家用环境,或将与智能汽车形成完整的智能化生态。以小米为例,小米的机器人可以作为米家智能生态的一部分,而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则可以共同服务于用户的出行和家庭场景用途,并产生更好的协同效果。
产业应用喜忧参半
不过,目前尽管人形机器人应用的外部条件逐渐成熟,但是从整个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依然尚欠火候,总体可以称之为喜忧参半。
一方面,随着原型机的进步、技术的迭代、成本的下降,其应用的广度得到了持续提升。自从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以来,其迭代速度超市场预期,此前多次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最新的软件层面进展。本次发布第二代Optimus机器人,着重强调了硬件层面上机器人的升级,尤其是在足部、手部的力传感能力上的新增环节。随着机器人能力的升级,更多任务和下游应用场景被打开,机器人的落地时间点趋近。
另外,随着人形机器人功能迈向多样化和普适化,产业分工日趋成熟,成本持续下探,人形机器人有望先在工商业普及,逐步拓展至家用、公共领域。根据测算分析,预计在中性假设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制造和家庭服务市场规模为1103亿美元,2025—2035年CAGR为68.6%。
另一方面,受人形机器人本身设计的复杂性,社会和文化层面的顾虑等等影响,人形机器人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有许多挑战。事实上,与人类的灵活多变相比,人形机器人在感知、认知和动作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要让机器人真正融入家庭,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一个真实的人形机器人,而是需要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比如,智能音箱可以充当人的“耳朵”,智能摄像头可以作为人的“眼睛”,扫地机器人可以充当人的“手脚”。
另外,基于更加功能化的体验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大提高,相比之下这些方面的技巧,人类更加娴熟且成本更低。同时,与外观和行为都如此接近人类的机器人互动,很可能引发深入的道德和伦理讨论,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推进过程中的挑战因素。
人型机器人的春天到了?
不过,相比十年之前,今天人形机器人的产业条件正在逐渐改善,但现在说是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还言之过早。
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产业前期,距离进入加速化、普及化的阶段还为时过早。业内人士透露,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但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为时过早。从成本端来看,过去人形机器人动辄就要百万美元的售价,现在虽然已经有在研10万以下的机器人了,但这个价格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依然很高,很难推动其普及化。
技术难度方面,其对长期技术的要求较高,研发仍然是需要长期投入。想要打造一款高质量的人形机器人,需要企业具备一系列核心的研发技能,如机械传动、运动规划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感知、人机交互和手眼协调等核心技术。另外,资金端、人才端的投入,也是长期考验。从这些因素来看,人形机器人尚不具备快速爆发的条件。
积极因素方面,生成式AI浪潮的到来,也给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它让具身智能成为可能。具体来说,具身智能(指一种智能系统或机器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更强调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交互与反馈,目前ChatGPT(OpenAI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实现的只是信息输出,但在未来可以借助人形机器人,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服务于现实场景,解决现实问题。
另外,生成式AI还能通过生产代码等能力,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效率,以及使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变得更加便捷。或许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所以包括科大讯飞等在内的科技公司,都纷纷下场参与。综合来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会逐步提速,但其要实现更大规模落地成熟,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