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 vs 百花齐放_风闻
简思智库-简思智库官方账号-1小时前
**作者:**張志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工业自强去阻止,交友“联姻”去钳制,中国致力独立其精神的绽放。
張維為和李世默兩位先生都是中國發展的大好友,所以他們兩位都說好中國發展的故事,一點都不意外。
但他們所講的,都不是口號,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持。個人在討論時已經指出,要是張和李兩位先生所羅列的論據,只要有一半是真確的話,美國對華的打壓也不會成功。
張和李兩位先生的論述不是一樣,但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中國自身有一個最大優勢,就是工業能力夠強!其工業製造強大的程度,是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比擬。
有了這個實在的工業製造力量,就可以形成一股「止戰」的作用。
這個「止戰」,當然最核心的是「阻止熱戰」。
以美國現時的工業製造力量,根本不可能應付大規模的對華軍事衝突,那更不要說兩敗俱傷的核戰。當美國失去「軍事」手段時,其他一切都可以見招拆招,以時間換空間,反正美國沒有殺著。
對於美國而言,面對一個「工業大塊頭」的中國,固然打不起像「俄烏」那樣針對中國的代理人戰爭,就算貿易戰和金融戰,也因為中國的工業底子和其引申出去的貿易網絡,美國無法構成足夠遏制中國的國際多數。
你美國可以不計成本效益,用其他國家的產品取代中國製造,但其他國家可以嗎?
其他國家的國民願意付高三到五成的價格嗎?
面對中國穩固的工業基礎,美國既無從入手,也投鼠忌器,但更麻煩的是,世界發展大潮流就是不利美國維持一國獨大的超級霸權。
上周引述在「盛世?亂世?如何面對世界新局勢」論壇中,召集人陳啟宗先生就對當下的道德價值矛盾引以為憂。陳先生引述中、印、俄以及伊斯蘭世界的人口,已經是全世界的六成有多,他們所代表的道德價值體系,和傳統西歐和美國截然不同。
爭奪道德價值主流,必然帶來衝突。
這其實只是整個故事的一面,而另一個維度,就是世界逐步走向多元。
美國生產值在全球的分額,由1960年的39.2%,下跌到2000年的30.3%,最新的數字,2022年美國只佔全球生產值的25.3%。更何況這個生產值,有相當部分是來自虛的金融和服務業。
就以陳啟宗列出人口數字的國家,中國當然是「中美角力」的主角,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都明確表示無意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中國只是謀求發展,最終達到民族復興的目標。
但對美國而言,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歲月裡,還沒有美利堅合眾國的存在。美國的建立,不足250年,成為最大經濟體只有100多年,稱霸更不足100年,和中國5000年的文明歷史,根本不能比較。
中國不是要挑戰美國霸權,但當中國民族復興之後,美國應該用甚麼姿態去「仰視」千年的文明。
「民族復興」這概念,美國不但不能理解,不能感受,更不能接受,更不要說支持。
但美國當下要面對尋求民族復興的國家,遠遠不只於中國,俄羅斯也是,土耳其也是,伊朗也是,甚至伊拉克也是。
印度不一定也用民族復興來自勉,因為他們可能覺得印度本身每一天都在壯大。但無論如何,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推手,也執意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印度不可能以美國利益為優先。
世界發展大趨勢,就是「中等強國」越來越多,一些尋求回復民族昔日的光輝,例如伊朗、土耳其;一些希望出人頭地、吐氣揚眉,例如南韓、巴西。
這種發展,簡直就是遍地開花。當全世界的大勢是百花齊放時,美國又如何維持一支獨秀?
之前本欄曾寫過土耳其是中國可以爭取的朋友,實際上,中國可以爭取的朋友又何止土耳其!
整個中東地區,都是中國可以爭取的朋友。中國和中東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美國逐漸退出這個戰略地區而備受關注。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活動,並不始自最近,在經濟發展合作上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以阿聯酋為例,它的四十多個自貿區,很多都借鏡了中國經濟特區的經驗,加上中國的製造業正是中東國家所需,再加上中國不干預別國內政的路線方針,更是廣受中東國家歡迎。
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急劇消減,就算中國不主動替補,此消彼長也是自然態勢。
中國不尋求結盟,只尋求多交朋結友,百花齊放的大形勢發展,就於我有利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