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取得成功和遭受挫折的过程_风闻
一腔真诚-4小时前
社会主义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取得成功和遭受挫折的过程
**-****《**社会主义在中国和前苏联的成功、挫折和新生》之二
2 社会主义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取得成功和遭受挫折的过程。
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过伟大胜利的国家,讨论社会主义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取得成功和遭受挫折的过程,能探索到比较广泛的普遍性意义。
2.1 传统社会主义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取得成功的过程
前面说到,干社会主义是有道理的。在前苏联,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的先行者,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认识到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认识到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各种优点;他们因此认为,可以从这两点出发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后人常说的传统社会主义。
当时俄罗斯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该战争给生活在俄罗斯的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反对继续参战是他们强烈的愿望,而当时宣称奉行资本主义的政府又坚持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遭到了当时俄罗斯大多数老百姓的厌恶,希望由宣布反战、实行传统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取代这个政府。
这时候,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行者们抓住了这个时机,利用他们已经建立的比较有执行力的政党,控制了有可能推翻现政府的武装力量和群众组织,发动 “十月革命”,取得了政权。
当列宁领导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后,新的执政团队运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理论,在当时的俄罗斯没收了资产阶级的资产,实行了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初步解决了当时俄罗斯普通老百姓以“吃不饱,穿不暖”为标志的困境,使新政权基本上站稳了。
在俄罗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在上述四项必要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又以新政权为基础,建立了苏联和苏联共产党。在此过程中,虽然当年宣称奉行实行资本主义的旧政权不存在了,原来拥护新政权的最大理由,即厌恶那个旧政权参与给老百姓带来痛苦的战争,也不存在了,但是,新政权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比过去好的生活,保证了当年人们拥护苏联这个以传统社会主义为立国理论的国家政权,并在这个政权的领导下,继续取得了包括实现工业化、粉碎德国法西斯等许多辉煌的成就。
2.2 四项必要条件在前苏联这块疆域上的变化
2.2.1 **“**军事共产主义”体制造成的政治问题
“十月革命”刚成功时,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物资严重短缺;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所提倡的严格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恰好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有效地实施,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严格程度类似于军队命令的制订和执行;因此,人们曾经把这种情况下的经济体制,称为“军事共产主义”体制;而长期实施这种 “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客观上会出现难以避免的领导与群众间的巨大的隔阂,这是这种经济体制造成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后来。苏联社会中还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发生的错误的党内斗争所造成的影响顺利执政的危机。斯大林在世时,靠他执政多年的威望和手段,这两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虽然存在,但是,没有暴发。
2.2.2****斯大林的病故与“群众支持”的失去
上世纪50年代,斯大林病故后,他主政时被压着的问题就暴发出来了。当时的一部分苏共领导人,根据基层干部反映的情况,认为必须要纠正斯大林主政时期发生的错误的党内斗争问题,并将其作为苏共20大的核心议题。苏共20大以后,许多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受到冤屈的苏共各级领导人被平反了,废除了斯大林主政时期留下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按理说,这是有利于苏共健康成长的措施。可是,有些本来正确的措施,实施时如果不注意,往往会造成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当年苏共在纠正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时候,把曾经是正确的一些做法一起废除了。例如,斯大林在当年的“肃反”,实际上是在苏共干部队伍中进行的;在“肃反”过程中,有许多错误,但是也确实打击了党内的一些欺压老百姓的干部,造成了一种能震慑一些欺压老百姓干部的氛围。苏共20大以后,在纠正斯大林主持的“肃反”错误的同时,把一些原来因欺压老百姓而受到打击的干部也解放了,原有的能震慑欺压老百姓干部的一些氛围也消失了。这时候,原来存在的由经济体制造成的重要的政治问题,即领导与群众间存在的巨大隔阂非但没有解决,而且扩大了;当时谁要是提这个问题,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同情斯大林的错误而遭受打击。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没有专门的理论力量去探索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巨大隔阂这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这种问题任其发展,就使苏共越来越脱离群众。以至于到后来,在苏联崩溃前夕,当有些苏共领导人起来维护苏联的时候,没有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不到当时大多数群众的强烈支持。
这段主要是讲了前苏联能存在的四项必要条件中“群众支持”条件的失去。
2.2.3****经济情况变得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再说四项必要条件中的经济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前苏联在解决因战争导致社会主要担忧“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时,能集中力量的计划经济要比力量分散的市场经济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的主要担忧。而当社会基本解决了简单而重要的“吃不饱,穿不暖”问题后,在应对形成普通老百姓幸福生活要求的许多复杂的需求时,集中的计划经济就比不过能及时应对各种复杂需求的市场经济了。同时,由于当时公有制企业必须配备严格的会计和审计人员,才能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实施这些会计、审计功能是需要成本的;当企业比较小时(大量小企业是满足各种复杂需求的必要条件),会计和审计,就会抬高生产成本;难以摊消这些成本的小型公有制企业,在价格上就会比不过私营企业。这些情况的综合发生,就使得前苏联各个公有制企业的总体经济效能,低于已经引进了原来以社会主义名义实行的福利制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私营企业。也就是说,前苏联后来在经济情况上也落后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2.4****理论舆论领域的失去活力和被资产阶级理论家占领的过程
由于在“军事共产主义”体制的氛围中,在舆论上也习惯于下级服从上级;具体实施舆论控制的人们会发现,重复原有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说辞,做个传声筒,不仅省心省力,而且能避免因说了可能会被上级认为的错话而被追查责任。这种情况下,能解决上面说到的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的问题的新的理论,就很难从掌握着前苏联舆论的理论机关中的人员中产生;而在这个圈子外的人,即使其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而且有新的理论尝试,也很难冲破这个圈子在社会舆论界的掌控。但是,这两个领域总需要有能解决问题的理论或被认为有可能解决问题的理论来解答新发生的问题。这时候,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的一些理论家,就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私人资本的鼓励下,用资本主义的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或者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创造各种新的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在前苏联发生了新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只是用重复原有的理论的方式,给出一些形式上的回答,这些回答由于不能解决问题,多讲了,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恶。而这就给了受资本主义国家或私人资本支持的理论家来回答这些问题的机会。虽然他们的回答实际上也不能直接解决好前苏联新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由于有资本主义国家或私人资本的支持,声势就比较大,又让前苏联的人们感到比较新鲜,就会产生“试一下总比不试要好一点”的愿望。这就是前苏联崩溃前夕,在理论舆论界几乎已经被资产阶级理论家占领的过程。
2.2.5****核心力量的蜕变和前苏联的崩溃
当理论阵地让给了资产阶级,经济上又比不过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苏共的执政集团与普通群众在政治上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隔阂,在“肃反”运动中的错误又破坏了苏共的执政集团原有的团结;这种情况下,支撑前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军队、群众组织这些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力量,虽然还是由原来的人掌握着,但是,组成这些核心力量的人们的意愿,已经不再强烈地支持传统社会主义,而那种在普通老百姓中弥漫的“让前苏联的人们感到比较新鲜”的改变苏联的理论,也逐渐在这些属于核心力量的人们中扩散开来,核心力量发生了蜕变。
当群众的政治意愿、经济情况、理论和舆论、核心力量都不再能强烈地维护建立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前苏联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前苏联宣布放弃传统社会主义。然而,宣布放弃传统社会主义,并不一定会导致前苏联这个国家的崩溃。前苏联这个国家的迅速崩溃,还与思维方式、历史传统、领导人的风格等诸多其他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并不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关;本文就不在讨论这些因素方面深入展开了。前苏联的迅速崩溃加速了传统社会主义体系在前苏联这片疆域中的解体。至此,可以说,在这个曾经宣布信奉社会主义、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疆域中,社会主义确实遭受了令人惋惜的挫折。至于社会主义能否在此疆域中获得新生,何时获得新生,那只能交给历史了。
仔细地从各个视角去回顾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那段历史,记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