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共产主义的分配不谈生产,那是不合适的_风闻
曙光乍现-1小时前
前两天发了一篇:“聊聊平等和共产主义”。
没想到讨论还很热烈。
马克思此说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各取所需”,另一个是现在版本,“按需分配”,这个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不好猜测,但是两个词含义区别可不小。
我同意“按需分配”。
本文说一点,**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不谈生产就谈分配有点无源之水的感觉。
苏联失败了,一个原因就是企业间没有竞争,只有计划。比如移动电话,美国企业看到它的潜力,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苏联也有,但是初期的大砖头是很不方便的,苏联又普及了固定电话,因此移动电话只在很小范围内使用。苏联电影《驯服火焰》,火箭总工就有一台。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中也应该有竞争,**把一个社会当做一个总公司恐怕不行,苏联提供了反例。**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时候是美国创新产品,苏联处于追随。
共产主义社会,新产品追随谁呢?要有竞争。
细想一下,马克思文章中没有多谈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我的理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在马克思看来是合适的,不用讨论,不合适的是资本私有。
那么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也就包括市场化的机制,容许竞争。
以中国假设。社会上会有成千上万家企业和至少上百万种产品,才能满足不同人们的需要。这些企业有普通商品,也要有创新型商品。
比如生产普通型商品,也会有很多家企业,比如20家生产运动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也要讲效益吧?也要严格质量把控吧?这些产品就会有竞争吧?成王败寇,会有企业经营不下去吧?
不过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丰沛,社会足以为破产企业员工兜底。但是既是兜底,恐怕会和好企业拉开差距吧?
从马克思设想中也可看出端倪: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企业是自由人联合体,人可以自由选择你想干的工作;不过,联合体也可以选择他想要的人。结果是,能力越强,选择越自由,反之亦然。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共有,因此可以提供人的工作自由,但是由于能力或性格的原因,不能保证每个人有心仪的工作。
但是不要紧,由于生活保底,你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学习提高能力,以便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用马斯洛的话,提高自己,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不过也正是因为只保底,想好一点的生活要努力,人们也不会躺平。
很明白,由于企业从社会领取生产资料,交出产品给社会,但是不是每个企业的产品都能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这样的联合体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联合体的产品,社会管理机构给出大致价值评估,无需精确,通过市场调节走向接近精确就行。而联合体得到回报,马克思称为“劳动券”。
这就是我对共产主义的生产的理解。
很多人抽象的谈分配,才会有对按需分配的千奇百怪的解释。
**分配肯定不是在社会层面,那样范围太大,如何“按需”?**就会导致分配的决策和监督成本过高。分配是在联合体内部,这样就简单多了。
在中国“按需分配”是个不可想象的巨大工作量,除非“各取所需”;但是在华为一个企业“按需分配”,就简单多了,如果是在华为某个事业部内部“按需分配”,那就更简单了,分配成本并不高。
自由人觉得不满意,可以自由进出不同的联合体。
由于不能依赖生产资料获取分配权力,只凭能力,人们的收入差距将减少很多。但是不同联合体还是会有差距。
共产主义仍然存在这个差距,不太可能消除。
由于分配差距有限,但保证了有尊严的标准,那些有权获取高配额的人群,也会有人把他认为多余的部分重新捐赠给社会,这样做对他并没有任何压力。袁老不愿开宾利,要个奇瑞就可以,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我的理解。
那么这样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结构,是不是有点眼熟?
它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
社会主义有一条,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劳动是“强制的”。
更进一步,经过几代人,私有概念消失了,三大差别消失了,人们视劳动为必须,愿意创造以实现自我价值。
对失去劳动能力者,不是“救济”,而是社会必须保障他有尊严的生活。
这样的共产主义,还那么虚无缥缈么?
第二个百年,国家进入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阶段,不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那时完全符合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资本主义发展出的强大生产力基础上”的条件。
不过要实现共产主义,还要几代人。
世纪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