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曾代表延安地区参加全省故事比赛并获第一名_风闻
吴金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2小时前
1977年12月全国恢复高考很快就结束了,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是最难熬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坏的精神准备。幸好这个时候,省里的故事调讲在汉中开幕了,我作为延地区代表队的队员赴汉中参加全省故事比赛,时间也就好打发了。
我们延安地区这次共带去了五个故事,都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有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的,还有延安人民的好儿子刘志丹的。带队的是延安地区文化馆的副馆长老段同志,据他讲,去年在全省故事调讲中延安地区吃了个零蛋,根本就没参加,这次一定要打个翻身仗,争取拿第一。为此,他还亲自创作了一个故事叫《咱们的朱老总》,由我来讲。在准备的时候,我根据自己讲的规律又做了一些修改,老段很有艺德,他充分肯定了我的修改,并且坚持在故事作者名上加上我的名字,这样一来,我就成了创作者之一。后来这个故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故事会》中发表的时候,还专门到上海外国语学院调查我的政治背景。可惜,我没能把那期《故事会》保存好,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正式发表作品,至今还非常遗憾。
提起讲故事,我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正好是所谓的“批林批孔”。我就讲了《西门豹治邺》,在此之前,我讲的最好的是抗日题材的《卖瓜杀猪头》;后来又讲了最拿手的,也成了保留节目的故事叫《祖国处处有亲人》。我认为讲故事关键是一个“讲”字,要把故事声情并茂地“讲”出来,使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但是这个“讲”字是建立在故事背得滚瓜烂熟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讲得更好;同时也要反复地排练,要对着墙或镜子不停地练,不停地讲。只有这样才能在正式讲出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故事是越讲越好,多讲才能出成果,才能不断创新。
还回到全省故事调讲。我们一行8人日夜兼程,赶到汉中。当时,各地区,各市的代表队都已到了。大家一致看好的是一西安市故事代表队,因为他们来得几乎全是搞话剧出身的专业演员,还有在省里多次获奖的故事高手。谁也没注意到我们延安地区代表队这个曾经得过零分的故事队。
故事调讲是一场一场的进行,每个代表队半天。西安市代表队排在我们的前面。等他们一讲完,全体代表都认为这次比赛西安队肯定拿第一,因为他们每个故事员的技巧都是很高的,故事的内容也很不错。
我们当时就想,如果拼技巧我们肯定比不过西安队,但讲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我们有着地缘优势,讲故事讲究一个“情”字,我们应以情感人,以情制胜。轮到我们延安地区故事队出场的时候,我们特意写了串场词,增加了报幕员。当第一个故事员出场讲毛主席的故事时,代表们还不太在意,会场下面也有点吵杂。讲着讲着,大家被故事内容和讲演者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全场慢慢安静下来,大家被讲故事人的情绪而深深地感染了,也被故事内容而深深地吸引了。故事讲完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激动地流出了热泪。我是第三个上场,也是第一个男故事员出场,当我讲到朱老总挑起粪桶向山上走去,新解放过来的战士感动得热泪盈眶时,我自己的眼泪也掉下来,全场响起了掌声,很多人也流下了激动的泪花。我的后面的故事更是乘势而上,一气呵成,整个下午我们的讲出就是一个“情”字,获得了满堂彩。全省故事调讲的最后结果是:延安代表队和西安队并列第一。这是延安地区参加全省故事比赛以来获得的最佳战绩。我们的领队,地区文化馆的副馆长老段在汉中美美地开了一个庆功宴。
由于取得了好成绩,原定直接返回延安的计划就变更了,改成从西安开始,一个县、一个县地讲回去。我们在西安慰问了部队、厂矿、机关,然后一个县、一个县的往延安走,边走边讲,和延安地区的人民共享我们的喜悦和快乐。我们从铜川到黄陵再到洛川,最后来到离延安最近的富县。地区文化馆的一个小伙子说,他提前一天赶回延安,看看高考有什么消息,这在当时来讲也是我们最关心的。果然不出所料,当天晚上他就打回电话说:“吴金光的英语考试笔试通过了,现在正通知他来参加口试,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老师就回西安了。由于错过了时间,老师说只能算他弃权了。我拼命给老师解释说明他是因公出差,不能因此而耽误他的前程。老师还不错答应明天再等一天。你们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让他今晚务必赶回延安。”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很着急,纷纷替我出主意,想办法。当时延安地区的交通很不方便,长途车早就过点了。有一个同事父母在邮局工作,她说可以拦个邮车,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邮车,说明了情况后,司机和押运员也很同情达理。临上车时,同队的另一个男同胞递给我一包烟,我上车后就给了司机。就这样,我和一堆邮件包裹混在一起,颠簸了4个小时,终于在深夜抵达了延安。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找老师,老师说你一路辛苦了,上午休息一下,下午再来吧。我谢过老师后回到驻地,哪还敢休息,又拼命复习了一个上午。下午考试的时候,他用英语问了我几个单词,我一看正是我复习到的,很快就说了出来。他又用汉语问了我几个单词,我也不陌生,也顺利地用英语答上来了。后来,他让我朗读一篇英文文章,题目是“Littl Tom”,我看了两遍居然也比较流利地读出来了。我感觉老师比较满意。从考场出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没有错过机遇,后来回到队上,同学们告诉我说:那几天公社的大喇叭天天喊你的名字,让你去口试,我们也不知道你在哪里,也无法与你联系真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