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还会继续说孔子曰吗?_风闻
文渊紫光-2小时前
西方还会继续说孔子曰吗?
明朝嘉靖年间,也就是王阳明老去、海瑞罢官、唐荆川、戚继光、俞大猷一众总兵官剿倭寇的年代,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完成《亚洲史》1——3卷,把中国的情况向欧洲作了介绍;
1585年(明万历13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在罗马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事物及习俗史》。
这是郑和开辟新航路之后,欧洲人记述中国资料的最早的历史书籍,由此揭开了东方思想、中国文献传递、播撒到欧洲的序幕。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七年,他注释了《四书》,撰写了《出访中国记》。欧洲人第一次从此书中知道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儒家经典。
1655年,清朝顺治十二年,葡萄牙人鲁德熙在其《中华帝国史》的著述中,称中国是“智慧的国度”。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法国出版了拉丁文的《大学》、《中庸》、《论语》。
1687年,清朝康熙二十六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将《大学》、《中庸》、《论语》汇总为《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出版后风行欧洲。这是系统介绍中国学术的开端。
1697年,清朝康熙三十六年,英国学者廷德尔发表《基督教探源》一书,直斥“启示的神学”不合理、危险,是引起种种迷信的根源,应予清除;他大力肯定孔子学说的合乎理性,顺应自然。
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穿着一身清朝官员朝服的法国传教士白晋从中国归来,在欧洲出版了《中华帝国史》,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记述。他认为儒学是全球性的道德,汉字可能成为全球性语言。
白晋将“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这两个深藏易学秘义的图像带回欧洲,引起了当时正为创造乘法机而冥思苦索、无路可走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极大兴趣,他发现,八卦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一”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63这六十四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这些启迪他完善了二进制的学术思想,提出了计算机原理“数学二进位制”,为发明电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700年,清朝康熙三十九年,法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教士李明,出版了《中国现状新志》和《论中国礼仪书》两本书。 向欧洲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当时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现状。
中华文明、东方思想经过一百多年的持续传播、发酵,终于在18世纪初叶的欧洲,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的浪潮。包括伏尔泰、莱布尼茨、歌德、黑格尔等一批重量级的欧洲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热切地学习、研究中华文化。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播,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思想家在罗马教廷的宗教黑暗统治下寻求光明的思想,一直企图突破神权理论的束缚,正如伏尔泰所言:“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发现精神的世界。”
东方思想的传播,让欧洲人首次对自己此前所认知的世界产生了怀疑。
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宗教战争,而欧洲历史上宗教战争打了上千年。
西方人发现,原来我们一直所信奉的宗教并非为中国人所认同、信奉,基督教只是影响到这个世界较小的一部分人。
古老而强大的中华帝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人口总数甚至比整个欧洲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人不信奉基督,然而却比欧洲更加富裕、强盛和文明,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事件啊。
西方人首次发现,没有所谓神的启示,中国人竟然也可以理性、强盛而富足地生活着。在西方帝国的统治者们主要依靠宗教权威来威吓统治的时候,中央之国的君主,却在运用理性的道德权威来治理国家,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中国的道家思想、儒家学说、世俗皇权都一致提倡、尊崇天道天理、施行道德仁义。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和儒家的道德伦理治国,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远远比西方的贵族骑士世袭制度更为先进。
中国的各个王朝,自汉代以来,即注意在全国各地求取选拔人才,共同参政。王朝政府的大部分组成官员,都是原本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普通民众,讲究举贤任能。政府官员来源于社会,政民一体。
这些发现,在欧洲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反抗当时西方宗教的专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儒家学说关于人性、道德和自由的论述,更是对基督教中的神权统治的强大反制。
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初期,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启迪与推动作用,沉重地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为西方世界的思想启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料。
于是,一场无法遏止的思想解放的大革命,在欧洲各国如火如荼地迅速展开。
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的易经、悠久的中华历史、华夏的风俗礼仪,一时都成为西方人学习研究的对象、谈论的话题、崇拜的偶像,和创造的灵感。
仅十八世纪的前期,欧洲一共出版了有关中国文化、思想、学术、政治、社会、风物的著作近600部。在郑和新航路开辟之后,经过两百余年不断地传播和酝酿,中华文明、中国思想终于在十八世纪的西方,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
西方的思想家,直接运用学习到的中华文明东方思想作为武器,对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神权,发出了一轮又一轮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这场十八世纪的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奠定了西方国家现代文明的基础。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大声疾呼法国社会要“全盘中化”,向中国学习!全面引进、施行中国的文化和制度。
伏尔泰对中国的道德与社会制度非常向往,对中国文化的宗教观表达了倾慕与赞赏,对西方基督、神学统治进行了大力的抨击。
他由衷地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力的思想,不要暴力和迷信,强调以道德理性治国平天下,这与教会的迷信观念完全不同。对于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生活,他感到非常的遗憾。
伏尔泰最为崇拜的人是中国的圣人孔子,他认为孔子是全部世人,包括西方人唯一的师表。伏尔泰把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在自己的礼拜堂上悬挂孔子相,写诗赞美,朝夕礼拜。?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儒家学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适合理性的人们去学习,用以指导人生和社会治理。伏尔泰提倡以中国的文化为标准,以中国为理想国,将全欧洲进行彻底的改造。
伏尔泰在他的书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他称赞中国哲学:“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他说:“当中国已经成为繁荣而且制度完善的国家时,欧洲还是一小撮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呢!”“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他发出赞叹:“相信人类的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认为,理性精神就存在于中国思想。他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还有什么道德准则比它更美?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人类来说,没有比孔夫子更有价值的立法者了。”“我认真地拜读了他的著作,并做了笔记,我觉得他诉诸道德,而完全没有对奇迹的说教或对宗教的借喻。”伏尔泰还以中国的治理模式为范例,揶揄欧洲的国王们:“你们在听到中国以德治国,哲人受尊敬的事例之后,该有何反应?你们应该肃然起敬,感到脸红,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摹仿”。
国哲学家霍尔巴哈说:在中国,道德成为唯一宗教。他主张,欧洲国家应该像中国那样,把政治和道德结合起来,以中国思想的理性道德观念,来代替基督教神权观念。霍尔巴哈宣称,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楷模。法国要想繁荣,就必须以儒家的道德来代替基督教的道德。他强调:“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
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中国有着令人赞叹的道德,还有信奉自然的哲学家,其哲学体系具有悠久而独立的历史传承。莱布尼茨受《周易》中卦象的启发创制的二进制算法、成为近代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他认为,正是中国的思想,才得以使欧洲觉醒。
英国科学大家李约瑟认为:“当吾发现十八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国之事实……。吾人皆知彼启蒙时期之哲学家,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诸种进步运动导其先河者,固皆有感于孔子之学说。”;
法国学者Isabelle et Jean -Louis Vissiere写道:“世界史是随着中国而开始,文化、科学、和艺术也是随着中国而发明的。
中国的优越性在所有的领域中都闪闪发光,如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领域。……中国几乎在我们所知甚少之前,就发明了所有的艺术。……中国经过科举制而选拔的官吏是一批真正出类拔萃者、千年智慧和宗教哲学的占有者。”
在中世纪的欧洲,官员们几乎全是教士、贵族、封建诸侯,很多国家、城邦连行政机构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文官制度了。直到1731年,中国的这一套行政治国之术被英国全面学习、模仿。当时的英国人尤斯塔斯写道:“共和国每一个荣誉的或福利,应被作为对真正良好品质的奖赏。这个光辉的准则,曾经受到一个国家最严格的遵奉,这是个全世界地域最广,人口最稠,治理最好的国家。就是中国,在中国,一个人如果不是个真正有才能、有学识的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官吏”。黑格尔认为中国政治公平而高效,是欧洲人学习的榜样,他写到:“国家公职都由最有才智和学问的人充当,所以他国每每把中国当作一种理想的标准,就是我们也可以拿它来做模范的。”
一代雄主拿破仑高度评价中国及中华文化,他说的“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已经成为举世皆知的名言。法国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了1795 年宪法。而在1998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进100多个宗教组织共同发表的“普世伦理宣言”纲领。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博爱、法制、和平”这些理念都是产生于西方的,是欧洲将现代文明传到黑暗落后的中国的,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仔细梳理历史的真相后,将会发现归根结底,“自由、人权、博爱、法制、和平”这些理念的产生,都是来源于中华文明,是由中国传到西方的。
“自由”、“人权”的观念来自于儒家学说里的“仁”的思想。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泛爱众而亲仁”,要求人们互存、互助、互爱,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儒家思想里的“仁”,包括君王、君子所应当具备的德性与德行。孔子教导仁义,主张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引导人心,修行品格。
还有: 西方人经常会来一句“孔子曰”,但往往都是硬按在孔子头上的,这已经成为西方人的语言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