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 三维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_风闻
云煦-昨天 11: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员队伍管理的薄弱点。想要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关系难转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管理难协调等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破题,保障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离家更恋家”。
数字赋能,多方联动,实行“流而有家”的纳管措施。“流动党员”关键特点在于“流动”,如何让流动党员“有秩序地流”“有归属地流”是管理流动党员需解决的第一难题。科技赋能的时代下,依托数字化技术平台来实现便捷纳管是重要途径之一。唯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瞄定流动党员的流通去向,高效搭建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数字互通渠道,方能在最短时间内为符合流动党员找到“新家”。同时,“众人拾柴火焰高”,想要实现流动党员百分百排摸覆盖,仅靠组织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力多方数据,通过调动公安、流动党员原所在党支部、专职网格员、企业等力量,安排专人进行多次多轮排摸,才能精准核查部分无法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帮助“失联”党员“回家”。
**多措并举,双线融合,营造“流而有学”的争先氛围。**如何让流动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解决生计问题的同时,主动参与组织生活是需要解决的第二大难题。组工干部应多措并举,策划流动党员喜闻乐见的、与之学历、经历、喜好相适配的多元学习方式。可以结合本土特色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如通过组织参观辖区内红色基地、典型村落、特色产业等,让流动党员在了解“新家”的同时提升地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还可通过举行交流分享会等,鼓励流动党员结合个人经历、生活体验、岗位实际畅所欲言,进一步凝结起团体凝聚力。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流动党员工作忙、时间紧、请假难的特性,巧妙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开设“云上分课堂”,打破学习交流的时空壁垒,助力流动党员在线上线下同步“安家”。
**双向共管,激发内力,构建“流而有序”的管理机制。**流动党员人与党籍双属地的特性,使得“归谁管?”“怎么管?”成为了组工干部需要面对的第三大难题。支部要发展,党员自身就应迸发出强大内生动力,应通过流动党员自治小组等方式,让流动党员成为支部建设的“主人公”,达到化“被动”为“主动”、从“流入”变“融入”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可以不再承担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方面,流入地应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既要提供集交流、服务、学习于一体的管理平台,也要专门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落实“一人一证一档”,常态化记录流动党员现实表现。另一方面,流出地应实时关注流动党员的动向变化和学习情况,主动与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形成有效链接,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的表现纳入年度党员考核及先进评选,形成双向共管、多重保障的闭环管理模式。(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陆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