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倒垃圾马上收钱了!一年600块!真怕呼吸和放屁也收费……_风闻
香港体验官-香港体验官官方账号-每一个漂在香港的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体验官昨天 13:46
香港倒垃圾要收费了,政府指定垃圾袋1月26日起售。
龙年将至,年味渐浓。
往年在香港大扫除:年廿八,洗邋遢,碌柚叶洗澡除晦气,行好运。
今年在香港大扫除:趁着倒垃圾还不收费,抓紧时间大规模断舍离。
收费在即,且倒且珍惜。
垃圾收费倒计时
酝酿、铺垫了多年的垃圾收费政策,终于来了。
这年头,垃圾都要“统一着装”。
今年4月1日起,香港市民需要在超市、便利店等指定地点购买指定垃圾袋来装家居废物。
每公升收费$0.11。
图源:香港政府环保署官网
从3公升的迷你款到100公升的巨人款,型号比iPhone还多。
官方表示,网上展示的胶袋样板和最终实物有差别,而且有编码等防伪特征,以防假冒。
通常一个三人家庭每天需要一个10公升($1.1)或15公升($1.7)的垃圾袋。
政府预计三人家庭每月扔垃圾开支需约50元,一年约为600元。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对于市民来说,这笔费用是“无拉拉”多出来的。
如果胶袋不对,或乱扔垃圾,或会被拒收、被警告、被罚款1500元至50000元不等。
情节严重的,要坐监6个月。
如果趁着月黑风高去偷偷扔垃圾,也可能面临突击检查。
图源:香港01
生产、出售仿冒垃圾袋的,可被处以50万元罚款和5年监禁。
不要以身试法、因小失大。
但有人表示:真的会有人去扒垃圾、查防伪标志吗?
如果发现了假垃圾袋,会找到是谁的,再上门追究吗?
除了家庭垃圾“计体积收费”,还有大型垃圾的“按标签收费”和工商业的“按重量收费”。
早前得知扔垃圾要收费,我第一时间不是吐槽,而是买了一个15公升的垃圾桶,提前演练。
实践几天后发现:勉强装得下,但袋口常有垃圾旁逸斜出,导致不能密封。
电影《无敌幸运星》剧照
理论上,每天的垃圾体积不到15升,但是苹果核、脏纸巾、塑料包装袋……
一件件垃圾并没有商量过先来后到。
像是没有布局好的俄罗斯方块,留出数个消不掉的缝隙,浪费了空间。
而我也不会把垃圾掏出来重新摆放,消除空隙,只能let it go。
实践出真知,我发现一个垃圾袋实际承载量大约只是理想状态的60%至80%(不出动大力金刚腿踩扁垃圾的情况下)。
有时,环保意识崛起,转念一想:
要把牛奶盒扔到楼下的分类回收处,得先去掉塑料盒盖,打开、洗净、压扁……
等电梯一来一回,要花不少时间。
图源:香港01
所以很多时候也就没有为环保再行多几步,直接放在一起扔掉就算了。
眼看着收费日一天天临近,相信纠结的人不止我一个。
垃圾围城,臭气北上
2023年,香港人均每天丢弃固体垃圾1.51公斤,比前一年的1.53公升稍稍进步了些。
更是比排名第一的美国低约一半。
听起来不多,但香港就这么大,700多万人每天共产生1.5万吨垃圾,源源不断。
一年就是500多万吨。
因此,香港不少人自称身处“垃圾之都”。
这些垃圾当中的一大半都是不分类、不回收的。
所以相关部门在新界的偏远山区里挖呀挖呀挖,把垃圾层层叠叠埋在坑里,名曰“堆填区”。
图源:晴报
长年累月,堆填区也快顶不住了。
今年,不少香港人北上去深圳消费。其实比香港人更早到达的,是香港垃圾的臭味。
原本,香港最臭的城市生活垃圾是运到将军澳垃圾堆填区的。
但近年来,将军澳俨然发展成一个人口稠密的大型新市镇,常接到市民投诉空气太臭。
而且久而久之,堆填区也不太够用。
2016年起,将军澳堆填区不再接受家居垃圾,改由新界东北的垃圾堆填区处理。
吹南风时,臭气会飘到几公里之外的深圳市罗湖区莲塘街道,市民苦不堪言。
图源:凤凰卫视
后来,深港两地派出专项小组共同解决此事。具体解决得怎样不清楚,但这个堆填区继续运作。
也许是发现堆填垃圾弊端颇多,或许是预感到很快就无区可堆,无土可填;
香港大约20年前开始构思垃圾何去何从。
提出的建议包括:分类回收、焚烧发电、垃圾征费等等。
按理说,多管齐下,分步施行,有望逐渐实现垃圾量减少、填埋变为再利用的目标。
没想到一众高薪议员讨论了许久,最先落地的居然是“垃圾收费”这记重锤,可见决心之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次的垃圾收费新政本着“污染者自付”原则设立。
该原则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首次被广为讨论。
经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通过,后又引入香港。
政府呼吁关注大家更环保,在垃圾袋上都印着“少垃圾,多省钱”。
然而市民觉得还是“不收费,不花钱”更好。
本来我想环保的,你一收费,我倒心生反感了。
无所不能的网民倒也不是因为怕花这点钱;
只是假设了无数情景,来说明这个新政策的不合常理、或不近人情之处:
场景一:两个人点外卖通常要用2至4个饭盒,再用1至2个胶袋装。
用餐后直接装在原袋中封口即可扔掉。
但在新规定下,一定要再装进制定的政府垃圾袋才能扔,形成“俄罗斯套袋”。
本来外卖就要多花钱,买胶袋还要再花钱。这样一来,钱没少花,反而制造了更多垃圾。
场景二:在街市买鱼买菜,商户给了免费胶袋,超市的大米、干货的外包装原也可以作为垃圾袋。
但日后这些袋子没办法直接扔进垃圾桶,岂不是浪费?
环保署鼓励各零售商除了卖自家的胶袋,还可以在收银处卖垃圾征费的绿胶袋。
呼吁市民直接用绿胶袋装货品,之后再用来倒垃圾,“一袋两用”。
图源:Yahoo
虽然袋子是干净的,但用垃圾袋装着东西拎回家,总觉得怪怪的。
而且,是不是以后只有绿胶袋可以流通,其他胶袋厂家要喝西北风?
场景三:纸张、报纸,包括纸包饮品盒可以回收,无需收费。
前提是先去除胶纸及其他杂质,保持无湿水的状态。
在香港这个缺水的地方,自来水来之不易。用大量自来水、花更多时间洗饮品盒,可行度不算高。
关于清洁牛奶盒,就连以做家务出名的日本主妇都颇有怨言。
场景四:香港物业费不菲,住户交的几千元物业费已经包含了垃圾清洁费。
哪料还要再花钱去买垃圾袋。
新政一出,很可能逼疯物业收垃圾的员工;
或者物业面对着用户五花八门的垃圾袋,被迫买巨大的绿胶袋统一装走。
截至目前,香港超过八成物业公司尚未与持份者就收费模式等细节达成共识。
大胆假设:物业费又双叒叕要涨了。
场景五:假如有人把大件垃圾扔在没有监控的街边和公厕,市容必将受损。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场景六:假如有部分人为了节省垃圾收费,把厨余垃圾放在马桶里冲走……
那么最早遭殃的是低楼层住户,之后就是把陆地污染扩展到海洋。细思恐极。
场景七:一个月几十块的垃圾袋费用,富人无所谓,穷人很纠结。
一些低收入家庭或老人家本就舍不得扔东西,哪怕有政府专人和社服机构帮忙。
未来恐怕也会有人生活在垃圾山之中。
以上种种,并不是空穴来风。
或许几个月后开始,打工仔包里装的不是电脑,而是准备从家里带去公司扔的垃圾。
怎样把扔垃圾的价格打下来?
无论怎么看待,垃圾收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秉持环保以及“悭啲啦Baby”原则,我一边考虑怎样减少垃圾,一边在想怎样回收再利用。
其中比较大型的是香港减废的“绿在区区 - Waste Reduction”计划。
全港十八区,供设置了30多个回收站,除了圣诞和春节,全年无休。
我到访了其中一家,绿色招牌上一个大大的“6”,谐音“绿”,中间有个回收符号。
走进回收站,发现装潢得还挺漂亮,Muji风,设有纸张、玻璃、塑胶、电子制品等不同的回收区。
在我停留期间,时不时有市民来放入一些可回收物品,包括“尿袋”。
工作人员介绍:每次回收可以按重量积分,然后换领奖品,主要是粮油干货和小食品。
是为“绿绿赏”计划。
在夜间等非开放时段,市民可以把回收物放进门口右侧的回收格内。
此外,“绿在区区”还有100多个流动收集站,覆盖香港大部分地区。
一言以蔽之:扔不可回收垃圾要交钱,合理回收有奖赏。
可谓扔垃圾的对冲法则。
至于是否适合自己,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玩具、衣物、家具用品,可以放在二手平台,和各种社福机构的回收箱。在此就不一一介绍。
社区旧衣回收箱 图源:香港地球之友
还有几十天,扔垃圾就真的要收费了。
以往打击喂饲野猪、野鸽或者乱抛垃圾的情况,都有人手不足问题,何况对七百万人倒垃圾征费。
其实现阶段市民的抵触,多数源自迷茫:
倒垃圾为什么要交钱?我交的钱会用来做什么?
新政策太复杂了,我会不会不小心犯法?
倒垃圾不环保,要交钱,以后呼吸和放屁是不是也要交钱?
为了答疑,物业管理处、各政党和团体都开始向市民解释垃圾收费的来龙去脉和应对方式。
垃圾征费讲座
区议员促请当局不要低估情况,必定要以足够的人手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争拗,才能争取市民的配合。
个人观点:新政的初衷是好的,未来执行时是否到位就不得而知。
假如大家接受,执行到位,是一回事;
假如多数人抵触,执行起来漏洞百出,就是浪费时间,需要改进思路。
而且市民本来倒垃圾是举手之劳,现在出钱又出力,搞不好还要罚款、坐监,想想就不开心。
政府势必要恩威并施,让大家觉得环保不是负担,而是惠及自身、社会和千秋万代的好事。
在号称亚洲最干净的日本街头,很难看到垃圾桶。
扔特定的垃圾要按指定日子,饮料瓶盖、外包装纸、瓶身需要分开回收。
花了很久才让全民接受并习惯这样的方式。
韩国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装不同的垃圾,违规罚款力度也不小。
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还时不时会有“老人家半夜健步如飞跨区偷偷倒垃圾”的新闻出现。
上海也经历过干垃圾和湿垃圾的纠结,几年后算是步入正轨。
垃圾收费这一战,香港会怎么打?战果如何?
相信在出台政策前,政府应该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
对我来说,暂时想不了那么多了。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也是整理之时。
垃圾袋可以缓一缓再买,先把家里的垃圾都扔掉,垃圾袋用完再说!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