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外资双赢的厦门故事_风闻
经济道理-2小时前
问道者 李 百
最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以封面故事发出新年的第一次追问:重新吸引外资,中国还能成为热土吗?
发出这个疑虑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全球资本的热土,但是最近几年,部分外资开始撤出中国,关闭在中国的办公室。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0%,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负增长。
就在《三联生活周刊》追问的同时,对外资格外重视的厦门经济特区,也有同样的疑虑:全球跨国投资持续低迷,国企、民企如此强势的厦门,还爱外资吗?外资还爱厦门吗?
而最近,世界五百强巨头ABB在厦门“用脚投票”,回应了大家心目中的一些疑虑和焦虑。
01
世界五百强与厦门的双向奔赴
1月9日,ABB集团电气业务全球总裁马腾新年出差的“第一站”,就是专程从荷兰飞到厦门,并宣布:“继续看好中国未来发展,未来三年在华增资1亿美元!”
有网友对此评论到,马腾在新年“马上腾出”时间来厦门,并送来大礼,这显然是ABB深谋远虑的行动。而这背后,与厦门的努力不无关系。
从公开的消息来看,新年来,厦门与ABB高层之间频频互动。1月8日,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会见了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时就谈及,将为ABB等瑞士在厦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欢迎更多瑞士企业来厦考察投资。那一天,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参加会见。官方公布的最新报道显示,1月18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又专门会见了ABB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必昂一行。厦门与ABB持续传递出携手前行的共同期待。
细数ABB投资厦门、扎根厦门的历程不难发现,这更像是一个跨国巨头与一座国际化城市的双向奔赴。作为全球顶尖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ABB是各地竞相引入的跨国名企。1992年,它因投洽会与厦门结缘,成为首家在厦落户的合资企业。三十多年来,ABB在厦门一“鹭”扩张,又从岛内拓展到岛外、投建42.5万平方米基地,进而将ABB厦门工业中心建成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
大资金的信息永远是最灵通,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要知道,ABB来自瑞士,而瑞士的国际营商环境是处于世界前列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相匹配的营商环境、金融业和国际化的商业氛围,是很难得到ABB青睐的。
很明显,经济特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谐的政企互动,让ABB心动并看刮目相看;而ABB也没让厦门失望,零部件95%以上本土化,进而发挥了“乘数效应”,带动了厦门电力电器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这次,ABB再次拿出1亿美金,显然是始终看好厦门。
无独有偶。全球领先的液晶基板玻璃制造商——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的唯一一座液晶玻璃基板制造厂“电气硝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也宣布,将再次增资扩产。其五期项目将于今年5月投产,可以生产加工目前世界最大的玻璃基板,产能将翻倍!
高质量的外资,一次次选择厦门,一次次将真金白银砸向厦门,也为全球资本观察中国、观察厦门留下了经典的投资样本。
02
高颜值城市需要高质量外资
看到这,也许你会说,不就是1亿美元吗?相比国内许多名企、国企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投资,1亿美元谈不上啥大手笔。
但回望外资几十年投资中国的路径,清晰可见的是: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蜂拥而入,外资在中国长期投资,收获了丰厚回报,中国也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
如果仅从企业数量来看,中国的外资企业总数在中国占比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按照商务部的数据,“外资企业以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0,贡献了我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这几组数据,大致刻画出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直接贡献。
将观察的角度拉回到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经济特区厦门,外资给厦门的改变,可以说是深入肌理,也是方方面面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共有通用、戴尔、ABB等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厦门。而从1983年到2022年,厦门实际使用外资从0.08亿美元增加到22.12亿元美元。
还有一组新鲜的数据值得一看。2023年,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47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四。这其中,外资的贡献率,显然不容忽视。
当然,外资对厦门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GDP、就业和税收这些看得见的地方,还有很多隐藏在背后的意义,比如对于厦门经济质量提升和管理理念的提高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厦门这样一座以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著称的城市,在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质量外资。
03
厦门还被外资爱着吗?
拼经济,说到底就是拼项目、拼企业。在此背景下,高质量的外资是香饽饽。大家都喜欢,厦门凭什么?
都说,资本是最聪明的,总是朝着最有优势的地方流动。而要说厦门的优势,除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还真有的说。
众所周知,厦门并不大。在位于沿海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折腾的空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靠土地,外资是看不上的。但凭借世界一流的“海陆空”枢纽优势,厦门将自己的腹地做得很大很大。
厦门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厦门口岸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最佳成绩。在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1243.47万标箱,居国内第7位。货轮航线173条,其中133条是外贸航线,可以通向55个国家和地区的149个港口。
厦门还是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陆海枢纽城市。作为“东南沿海大通道”,2023年,厦门与全球230个国家及地区建立贸易往来,较2022年增加11个贸易伙伴。
如此多的国际通路,厦门被赞誉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并非徒有虚名。而不容忽视的,还有高质量的产业布局。
今天的厦门,总体上,厦门形成了一个“4+4+6”的梯次发展产业体系。也就是主要围绕四大支柱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并且正在培育壮大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还前瞻性地布局了更前沿的六个“未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而这些,显然都是当下外资竞逐的领域。
外资投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这一点,从每年投洽会来厦寻求投资的各路资本便可见一斑。说白点,只要营商环境好,让企业能赚到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便远在千里,外资也会闻声而来。
在这个时代,信心比黄金还宝贵。这次,厦门再次谱写了中国和外资双赢的厦门故事,也是“希望厦门被外资爱着”最好的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