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建立科技翻译局,接受从科研一线退下来的人,专门从事国外科技论文翻译工作_风闻
笨笨熊-4小时前
【本文来自《物理学博士做城管浪费人才,哪怕去实验室打下手呢?袁岚峰:论做实验,AI更适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个人待遇、养家糊口的角度,物理学博士做城管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我们只能尊重。
但是从国家、社会,乃至人类进步的角度,物理学博士做城管,真的是人才的浪费。
我建议国家建立一个国家科技翻译局,接受从科研一线退下来的人,专门从事国外科技论文翻译工作,把国外的有用知识翻译成中文,特别是一些专用名词可以讨论出一个好的可以望文生义的中文专用词。
有的人可能认为:一线科技人才都能熟练阅读外文原版论文,并且翻译有个过程,等翻译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但是有几点:
1、 不是所有的外国论文都是英文,法、德、日、意、西、韩,都有可能出现新思想新科技,不可能要求一线科技人才学习这么多外语。
2、科技论文中可能有大量专有名称,外国母语者可能都不认识,翻译成中文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3、原文阅读后,知识只保留在一线科技人才脑中,如何方便地向下传导,让行业内的科研人员、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乃至在校的大学生都能及时了解世界科技新动态?当然是翻译成中文方便。
4、无论是什么人干什么工作,总会有一段时间疲惫期,这时人只想放弃现有工作,换个环境。如果这时真的跑去当城管,或是其它的什么工作,再想回到科技一线就不可能了。制度上没有这个渠道,人本身脱离一线后,技能知识也过期了。如果是转去做翻译工作,虽然不在一线,毕竟还是在科研范围里工作,不断阅读、翻译外国论文也是个沉积、充电的过程。想回到一线比较容易。
5、放下自己原来的科研工作后,不再去水论文,专心阅读、翻译,说不定看到什么文章,触发灵感,反而可以在原来的领域或是新的领域做出新发现。
6、科研一线的人不会去及时翻译外国论文的。因为花工夫翻译出来,一方面不是什么功绩,再者帮助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有这工夫自己水个论文不好吗?专门的国家科技翻译局完全可以做到近乎实时的翻译。美国那边晚上上传了一篇论文,中国这边刚好早上上班看到,马上着手翻译出来。翻译可以先粗译再精译。粗译只要快,一边看论文一边写中文,看完也就写完了。精译可以小组几个人一点点讨论校对,最多一周也就出来了。
7、有人可能担心知识产权问题。这个我不大了解。如果是个人翻译,可能会麻烦。如果是国家科技翻译局,自然有专门的机构去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基本都是钱能解决的问题。相信论文作者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自己的论文,如果不是这样,他根本不会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