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大院子女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_风闻
吴金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40分钟前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部队大院里渡过的。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大院生活时期。也是我人生历程中最真实,最快乐的时代。那个时候,大院里一帮半大的孩子们,成天的聚在一起,什么都不多想,什么也都不怕,什么也都敢做。一起做游戏,一起看电影,心特别的齐也很抱团,大院里有了我们这帮小麻雀,唧唧喳喳的,着实的热闹啊。印象很深的一种游戏叫骑驴,差不多一个大院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这个游戏,一半的小孩都弯着腰连成一个长龙,另一半小孩里要确保有一个跳的非常远的小孩,不然的话就不可能全体骑上去。即使全都骑上去了。还要猜拳,看谁赢。有的时候下边的小孩坚持不住就趴下了,滚了一身的土,手擦破了皮;还有的时候上边的小孩抓不稳一下子掉下来了,摔倒了,也不喊疼,都赶紧爬起来,顾不上拍打身上的土,又一次的投入到游戏中。现在想起来,自己也都觉得好笑,那份童贞的乐趣真的让我怀念啊。还有一种游戏叫官兵捉贼,好多好多的孩子在一个大操场上,你来我往,好不热闹。非常有趣的是――夜色朦胧的时候当贼被抓住手拉着手连成一个长长的人链时,不知道从哪里就会钻出最后一个贼来。我经常是英勇无比奋不顾身地扑向人链解救弟兄们。第一个被捉的贼和我的手碰上后,贼们一哄而散,解救成功。每到在礼堂看电影的日子,礼堂更是热闹非凡,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天下了,捉迷藏的,玩弹弓的。。。淘气的小孩们经常会拿弹弓打人玩,有的是互相打,有的就是打不认识的人。经常可以听到谁大喊一声:“哎呀,谁打的?”小孩们赶紧躲起来偷偷的笑。奇怪的是当电影开始放映了,小孩们也都慢慢的静了下来,被电影的情节吸引了,瞪大眼睛紧紧的盯着银屏,大气都不出,更不要说去捣乱了。
童年时的大院,有组织的业余生活还是蛮丰富的,大院里有一支篮球队和一支足球队,都是大孩子们组成,经常和大人比赛。足球队训练射门时,总会有一帮小孩在后面义务帮着捡球,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因为我踢球技术比一般的小孩好,脚劲也大,所以每次当我把足球踢给大孩子们时,守门员都会非常奇怪的想,“怎么还有这么大脚劲的小孩那?”自然不用多说了,我很快成为足球队的一员了,在以后的比赛中发挥了我的特长,在历次的比赛中,我都勇敢的冲锋在前,战绩不错,在大院里也成了一个小足球明星,让我的两个哥哥羡慕不已。
童年时的大院,孩子们也会打架,不是和邻院的小孩打,就是和院外的所谓“野孩子”打。因为,小野孩老在上学的路上截这些大院的孩子,所以冲突不断,有时大院的孩子们打完就往院里跑,小野孩也没有办法。当时,最轰动的事就是大院的大孩子们把一个叫“小混蛋”的小痞子砍死了。后来,院里也有几个大孩子被抓起来了。孩子们也渐渐的收了心,打架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现在,过去的大院出了一些著名人物,如王塑、冯小刚、王中军、王中磊,还有马小天等。我就在想我们这批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些人呢?有人归纳的好。现抄录如下:
部队大院干部子弟,多指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这是一个从小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相对单纯,不擅长解决复杂社会关糸,不觉得县市级官是多大人物,轻易不肯低下头的人群。* 部队大院及部队子弟的特点: 一、相对独立的生态圈:大院大多面积挺大,又大多建在城区边,院内既有优于当时城区的“现代”建筑,又有优于农村的人工或野生的“自然”环境,还有部队所特有的各种装备、设施,为大院子弟们提供了区别于城区更区别于农村的广阔的天地。 二、相对独立的生存圈:大院一切自成体系,有医院、服务社等全套生活设施,一切活动基本可不出院,甚至像学校都是自设或基本是专设的,加上门口有警卫,外人进来也少,部队的人大多在当地无各种社会、甚至亲属关系,所以连口音都与所在城市有区别,基本上是操带当地口音的“普通话”。 三、人比较单纯:大院子弟大多城府不深,较为单纯,因为他们面对的环境比较单一,部队里的管理体系和人际关系相对于地方较为简单,加上生活条件相对丰足(虽是相对但这在当时已是很不错的了,最起码不会有生计问题),同时大家的待遇都是按规定有的,争也没用,不争也罢,很自然地映射到子弟们身上。不管院子多大,大家可说都属于一个单位或称系统中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见得都了解但大家确实都生活在明处,想知道就都能对彼此有个基本的了解,谁是谁家的孩子也知道,孩子们见了男的叫叔叔,见了女的叫阿姨,简单的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相互间关系的简单。这些简单,造就了这些单纯。 四、人重义气不重钱:熏陶于部队的环境,重义气自然是基本功底,不用多说。不重钱么,与上条原因差不多,一是因为没有太受过穷(在当时师一级的部队大院里,家境富足也不多,但不能就说自己受过穷,这穷与当时地方与农村的人受过的穷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从大院里的服务社买瘦肉难而院外的商店买肥肉难就可见一斑);二是如上条所说部队供给制为主的环境下,各安于其待遇争也没用;三是需求也不多,在当时的制度和生活水平下,衣食住行,靠的主要不是钱,家具是营房配的、电灯泡是领的,大米白面土豆苹果到了秋天统一拉来供应,文化娱乐更不靠钱。小孩子们就更如此了,凡是大院有的,还有这帮孩子搞不到的?就拿俱乐部来说罢,有钱不一定会有票,但没票也不一定进不去,看本事呗。至于果园、茄子地里偷个嘴,那是游戏,更不需要钱喽。 五、人有一定的优越感:相对特殊于地方的环境,自然会造就子弟们一定的优越感,虽然真正的大院硬件的优越时期主要被50后那些子弟享受了,60后的赶上的不多,但总体还是有地,最起码有军帽戴、军服穿,有游泳池、电影院,还有许多院外见识不着的机关枪步枪手枪可供磨来把玩,还有报废没报废的通讯车等可供拆了零件装个半导体收音机什么的,什么特务连、防化连这些地方孩子听着神奇而大院孩子却习以为常,什么司令、师长、团长的衔,大院孩子眼里也没啥了不起,更不会肃然起敬了。 六、家教相对特殊:总体上重于教而疏于管。由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军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军人们及他们的家属们,对自己的道德定位较高, 似乎如果定低了就对不起所穿的那身军装和红领章红帽徽,对子女更是灌输大公无私艰苦奋斗英雄主义思想多,家教大多较严。但家教偏严之余,对孩子的管理却是不太放在心上,一是观念上认为没必要,让他们摔打呗;二是也没精力,带兵的出身大多不顾家,也没顾家的习惯;三是没有那份细腻的感情或是有而不露;四是没那份素质和雅情逸致,军人土八路地出身,随军家属们大多也非小资,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不懂也不重视。加上那年代整体上也不重视,所以孩子在大院这样的人文、自然环境下,也就正好摸爬滚打撒了欢地自己玩吧,到饭点不回家大人也不会不放心,哪像现在的孩子,玩个小滑梯还有大人守着怕摔了怕嗑了地。 部队子弟由于这些特点,赋予了大院子弟这一群体的特征。有好也有坏。总体上说,人品较正直,但不善(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求上进但不善争强,不甘居人后但又有点哈不下腰低不下头,因此在人群中处于中上的居多,露头拔尖的少;综合素质不错,但和知识分子大院比差距也不小。部队子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众多,甚至有千万。没有经历过部队大院生活的人很难真正了解他们。应该承认部队子弟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的才华,尤其在军事上的思维,甚至超过父辈,可以说天生是当兵的料。为何?他们从小接受的、看到、听到的、生活习惯都是军人的,甚至父辈的惩罚都是军事化的。这种潜移默化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严明的纪律。 部队子弟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特别优秀,一种特别坏,平庸的很少。他们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城里人聪明,但缺乏真诚。见多识广,又比较势利。懂得生活,又不愿吃苦。农村人朴实,善良忠厚,但目光短浅。吃苦耐劳,但容易变化。而部队子弟恰恰介于两者之间。部队大院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不落后城里,但又单纯。它会改变你,所以说部队是大学校、大熔炉、同化你,不管你是城里的,还是农村来的,都会改变你。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不管部队大院周围讲什么话,或者什么方言,在大院里通通变成八一话,也就是普通话。北京人讲的不是普通话,东北人讲的也不是普通话,惟有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部队子弟讲得才是标准的普通话。当你和一个陌生人交流时,同是部队子弟就可以马上通过语言判断出是否是部队子弟。可见部队大院环境的特殊性,那种父辈是军人但自己没在大院生活的,或在城市、或在农村,都不能算真正的部队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