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压力下的“疯长”——看以色列反导体系建设_风闻
钢铁沧澜-1小时前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舰船知识》
据《以色列时报》2023年11月9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国防部宣布,以方首次使用箭-3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一枚导弹,该导弹可能从也门发射,目标飞向以色列南部港口城市埃拉特。报道进一步称,这是以色列首次在作战中发射箭-3导弹,也是第一次成功拦截,而该消息也使得以色列反导体系再次成为焦点。
逼出来的保护伞
以色列是世界上导弹防御技术发展较快,也是较早实战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之一。这首先与以色列长期所处的复杂地缘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一直以来,被阿拉伯世界包围的以色列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色列认为,目前来自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叙利亚、伊朗的近中程弹道导弹以及加沙地区的火箭弹是以色列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同时,美国为构建全球反导系统,维护其在中东战略利益,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以色列发展反导技术。
资料显示,以色列有关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邀请美国盟友参加“星球大战计划”,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部长的伊扎克·拉宾建议以色列参与该计划,不仅可以应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地对地导弹,还可以强化以美之间的关系。于是在1988年7月,以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双方正式合作研制箭-1导弹防御系统。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39枚“飞毛腿”导弹,大多数都落在了特拉维夫附近,造成以色列大量平民伤亡、众多设施被毁,这更是给以色列敲响了警钟。因此以色列抓紧从美国采购并部署了爱国者-2导弹防御系统,同时还加快了箭式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
伊拉克战争后,随着弹道导弹的不断扩散以及地区安全环境的日益恶化,以色列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展也由此步入了快车道。 继爱国者-2和箭-2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后,在2017年1月和4月又先后部署了箭-3导弹防御系统和“大卫弹弓”导弹防御系统。
配置齐全的反导网络
迄今为止,以色列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按照其面临的导弹威胁的类型和种类,以色列将系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最低层负责拦截来自加沙地区的真主党武装使用的近程喀秋莎火箭弹以及哈马斯武装组织使用的自制的卡桑火箭弹;中层负责拦截来自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使用的中近程导弹;而最高层负责拦截来自伊朗以及其它潜在敌国和地区发射的射程在1000 公里以上的远程弹道导弹。
其中,“铁穹”系统是低层拦截的主力。火箭弹袭击是目前以色列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威胁之一,特别是在与黎巴嫩接壤的北部地区以及与加沙地区临近的南部地区。2000年至2008年,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4000枚各式火箭弹和4000发迫击炮炮弹,直接威胁到以色列南部约 100万人的生命安全。2007年2月,以色列国防部决定选择“铁穹”近程导弹防御系统应对近程火箭弹袭击。“铁穹”系统由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拉斐尔国防系统公司共同完成,由雷达、监测、操控和发射等装置组成,主要应对4-70公里处发射的近程火箭和炮弹,该系统在探测到火箭弹发射后会迅速计算其弹道,如果火箭弹射向敏感目标或居民区,它便会发射带特殊弹头的拦截器拦截来袭的火箭弹。近年来的巴以冲突中,“铁穹”的出镜率非常高,多次成功摧毁巴方射向以境内目标的火箭弹。如在2014年7月9日~11日近3天的时间中,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 420 枚火箭弹,据称其中90%被铁穹实施了拦截。
而“大卫弹弓”则是中层防御的中坚,该系统由以色列拉斐尔国防系统公司与美国雷神公司合作研发,主要用于拦截射程70公里-300公里的火箭弹和弹道导弹。该系统的斯达勒拦截弹以以色列怪蛇-5空空导弹为原型,安装了由美国艾拉因特技术系统公司研制的补充固体燃料起飞加速器。拦截弹采用2级结构,第1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2级是动能拦截器。其动能拦截器采用了独特的非对称轴设计,并采用先进的转向控制系统来提高拦截的敏捷性。动能拦截器的三脉冲火箭发动机能够在实施拦截的关键时机,如与拦截目标交会的时刻,提供额外的推力,以此来提高拦截效果。
高层的防御由“箭”式导弹系统担任。目前“箭”式已经有了3种型号。箭-1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拦截距离约70千米~90千米,拦截高度约40千米,可拦截射程1000千米以内的近程弹道导弹。截止1994年6月,箭-1导弹共成功地进行了9次试验。不过以色列最终只将箭-1作为试验品,并未进行实战部署。
2000年10月17日,箭-2远程导弹防御系统正式服役。箭-2导弹为2级固体燃料导弹,弹长约7米,弹体直径最大为80厘米 ,起飞质量为1300千克。其头部不可以分离,内装杀伤半径50米的定向杀伤爆破战斗部和复合自主导引头。在大高度时自主导引头采用的是红外工作机制,在有云层和小高度时采用雷达工作机制。第1巡航级的起飞加速器脱离后导弹利用弹体上4个空气舵和第2 巡航级固体燃料发动机的偏转喷嘴来控制飞行方向。一整套箭-2系统由 4 具自动发射装置 (每具装有6枚箭-2导弹)、1部绿松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战斗指挥和通信器材等组成,拦截高度8000~50000 米,最大拦截距离90千米。
而此次投入实战的箭-3导弹是以色列于2012年在箭-2导弹的基础上升级发展而来的。箭-3同样为两级结构,但采用了高能火箭发动机,较之箭-2外形尺寸变得更小,取消了4个前翼气动舵,重量减轻一半左右,其拦截高度和最大拦截距离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最大拦截距离25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150千米,其拦截弹最高飞行速度可达到9马赫。同时,箭-3导弹采用的是动能拦截器,其中拦截器所使用的是具有矢量推进的火箭发动机。另外,由于采用了多模寻的器和更先进的制导控制设备等,箭-3具备“射击—观测—射击”能力,既导弹能在远距离确定威胁优先级,进而在飞行过程中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目标的能力。
以拦截弹道导弹为例,箭-3导弹的作战流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美国的预警卫星、AN/TPY-2机动式早期预警雷达捕捉来袭目标的信息参数,并将其传输给以色列国防军前线司令部;第二阶段:由以色列国防军前线司令部对来袭目标的信息参数进行分析处理,而后向箭-3导弹防御系统下达拦截命令;第三阶段:由箭-3导弹防御系统、“海雕”预警机和陆基预警雷达对导弹的弹道进行探测和跟踪,并分析得出最佳拦截时间;第四阶段:系统发射箭-3导弹拦截正处于外大气层飞行中段的来袭导弹;第五阶段: 若目标未被拦截,再由箭-2、大卫弹弓、爱国者-2导弹防御系统对进入大气层并处于飞行末段的来袭导弹进行拦截。
未来依旧任重道远
无疑,此次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让以色列意识到其国家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未来以色列在反导能力上的探索决不会就此止步。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未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反导性价比问题。哈马斯武装组织自制的“卡桑”火箭弹造价最高不超过800美元,而“铁穹”系统所使用的“塔迈尔”拦截弹的造价则超过了35000 美元。此次哈马斯在“阿克萨洪水”行动开始的头20分钟就向以色列境内发射5000多枚火箭弹,之后又不断倾泻此类弹药,不但让“铁穹”应接不暇,还让拦截成本成了天文数字。据称,以色列正在加速部署“铁束”激光防御系统,以更为廉价的激光束应对密如飞蝗的火箭弹。
同时,鉴于陆基反导已基本完善,而海基“铁穹”也开始将海上经济区纳入保护之下,未来结合较强的无人机研发实力,以色列很可能发展空中拦截系统,从而最终形成多维部署、立体拦截的反导态势,以拓宽体系防御范围。
另外,以色列可能建设属于自己的天基预警探测系统计划,从而逐步摆脱对美国天基预警信息的依赖,届时以色列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将可以通过自己的天基预警探测系统有效辨识目标,并利用成像轨迹分析变化,为摧毁移动的远程弹道导弹等关键目标提供精准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