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低级错误频发,科大讯飞还能顶住吗?_风闻
智瑾财经-27分钟前
近日,科大讯飞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分拆至港股上市。分拆后,科大讯飞仍拥有讯飞医疗的控制权。同时科大讯飞表示,分拆将帮助讯飞医疗获得更多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将强化讯飞医疗的竞争力。
但是,考虑到科大讯飞和讯飞医疗一直以来糟糕的业绩表现,以及资本对于AI热潮的退“烧”,当前的分拆时机是否算好,能够获得市场多大程度的认同,都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讯飞医疗最终成功实现了分拆上市,恐怕还是无法改善科大讯飞苦苦支撑的局面。毕竟,被科大讯飞投注了巨大希望的讯飞星火大模型,依然看不到清晰的商业模式,盈利更是遥遥无期。而讯飞医疗也面临着相似的现状,资本故事大于现实意义。
那么,科大讯飞还能顶多久?也许是时候换一条思路了。
糟糕的业绩表现
公开信息显示,科大讯飞最早在2015年开始探索智能医疗领域。2016年,科大讯飞成立子公司讯飞医疗,并推出首款智能医疗产品“云医声”。2021年8月,科大讯飞曾提出拟分拆讯飞医疗上市。不过时至近日,才正式公告启动分拆上市进程。
根据公告,讯飞医疗本次发行初始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5%,即不超过2008.99万股,如果再加上15%的超额配售,讯飞医疗发行的H股股份数不超过2310.34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讯飞近年来盈利状况极不理想,此次将要分拆的讯飞医疗更是持续亏损,业绩状况糟糕。
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科大讯飞净利润同比减少54.17%。2023年三季度,科大讯飞净利润仅2579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1.86%,这是科大讯飞上市以来三季度财报净利润最大降幅。而其2023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9936万元,同比减少76.36%。扣非后,科大讯飞前三季度净利润累亏3.24亿元,同比减少175.97%。
讯飞医疗方面,2020年至2022年,讯飞医疗的收入分别是3.21亿元、3.56亿元和4.94亿元。其中,2020年盈利761.39万元,此后两年分别净亏损7973万元和2.04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近3亿元。
讯飞医疗的亏损对于科大讯飞来说,可谓是“让本已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22年科大讯飞的净利受讯飞医疗拖累而减少了四分之一。
2022年讯飞医疗削弱科大讯飞净利超过四分之一,来源于科大讯飞公告。
星火大模型低级错误频发
对于分拆讯飞医疗单独上市,外界对科大讯飞的动机和前景并不看好。有业内人士表示,“分拆讯飞医疗,减少亏损源,科大讯飞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大模型中去。”那么,被压重注的星火大模型究竟成色几何?
网络上针对各款大模型的相关测评显示,国内大模型暂时都低于chatGPT数个身位。而星火大模型目前在大部分测评中,都被排在了相对领先的那个档位,但是在部分打分测评中的分数级并不算高,大概在中位分数偏上一点的位置。
在小编试用的几款知名大模型中,星火大模型的试用体验说不上好。对于一些常识性问题的回答,基本没有问题。但对于需要一定创意的内容创作方面,比如根据要求和素材撰写新闻稿件,帮助则不大,这也与其宣传的写作能力相去甚远。当然,这也并不只是星火大模型一家的问题,其他几款软件表现也都差不多。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小编简单的测试过程中,星火大模型就出现了几个明显的BUG。比如问题回答一半就停止,类似于宕机;或者答案中出现文本重复现象。**事实上,不止小编遇到了这样的BUG,早在星火大模型发布之初,很多用户在网上评测中就提到过类似问题,而在经过几版更新后,这些低级错误依然频繁发生,说明其技术并不成熟。
需要说明的是,在小编试用的几款大模型中,除了星火大模型,其他几款暂时都没有出现类似低级错误。
罕见“宕机”(图中还有回答文本断行错误)。
答案中出现重复文本。
2023年底,由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布的,首个官方“大模型标准符合性评测”首批通过的4家名单中,并没有科大讯飞的名字。据了解,该评测围绕多领域多维度模型评测框架与指标体系,从大模型的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等维度开展,涵盖语言、语音、视觉等多模态领域。
股东轮流上阵减持
客观讲,星火大模型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当前大模型激烈内卷情况下,这种优势几乎被消解殆尽。
自chatGPT引爆AI奇点以来,国内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各路创业者,以及科研机构,都一哄而上开始卷大模型。工信部直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国内就已经发布了238个大模型。而同年6月这个数字是79个,相当于4个月翻了3倍,平均算下来,每天就有至少一个大模型面世。
据估算,要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最基础的投入约10亿元,更别提后续研发必须持续的资金投入了。从盈利前景看,至今都鲜有大模型公司赚到钱,绝大部分都无法做到收支平衡。即使在美国,除了chatGPT能盈利以外,包括微软都处于持续的亏损投入之中。《华尔街日报》2023年10月就曾报道,微软的GitHub Copilot每服务一位用户,每月就要亏损20美元,有时甚至高达80美元。
在国内,大模型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北京商报发文称,大模型是赢家通吃模式,如果最后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跑不出来,所有的投资都会成为沉默成本。如果科大讯飞不去赌,一旦错过大模型,代价是巨大的。但没有持续的投入,科大讯飞要在大模型竞争中胜出,恐怕也是妄谈。
就在上述极不乐观的背景下,科大讯飞的大股东们却毫不手软的通过减持抽血上市公司。
**2023年8月14日,科大讯飞实控人、董事长刘庆峰宣布减持3996万股,套现总金额23.5亿元。**减持后,刘庆峰持股比例由7.27%缩减至5.54%。科大讯飞解释称,刘庆峰此次减持原因是为偿还到期的23.5亿元债务。
但投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减持消息发布后,科大讯飞开启了下跌模式,从64元一路下跌至46元,跌幅近30%,市值蒸发了近400亿。
减持套现的不止刘庆峰一个人。2023年,科大讯飞第一大股东中国移动及第四大股东中科大资产均对持有的科大讯飞股份进行了减持。7月12日,科大讯飞公告称,中科大资产减持公司股份842万股,减持比例为0.36%,持股比例从3.59%降至3.24%,减持金额为5.36亿元。12月30日,科大讯飞公告称,中国移动减持公司股份1591万股,减持比例为0.69%,持股比例从10.70%降至10.01%,减持金额为7.62亿元。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2023年科大讯飞股东累计减持金额58.66亿元,名列当年A股减持榜第四位。
一边是手里缺钱,一边是不断减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资本浮沉中,科大讯飞交不出令人满意的答卷。chatGPT之所以已经产生了效益,那是因为自身的应用生态已经初步建立,而生态的基础来自于大模型平台的技术底色。说到底,星火大模型的技术底色依然欠缺,而仅限于自身所谓产品矩阵的嵌入,很难赢得外界的信任,生态也就无法建立,最终演绎的不过是自娱自乐的资本故事罢了。拆分讯飞医疗,或许有寄望于大模型垂直应用领域的意图,可这依然需要平台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在当前大环境之下,科大讯飞如果勇于放手一搏,而不是单纯为了玩资本游戏,还有一线追赶的机会。科大讯飞是时候沉下心弯下腰,好好打磨自己的技术底色了。
来源:新经济IPO
作者:IPO君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