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搭子南城的一次遭遇_风闻
艾君-作家、民俗学家-文化学者、作家、民俗学家艾君25分钟前
“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善良的搭子三十多年前南城的一次遭遇—
南城往事(网络文学)
作者/艾君
“大哥,慢!是报社的?”突然,有人从背后拉住了搭子,吓了他一跳。
三十多年前仲夏的一天,搭子刚从南城一家报社后门出来,要沿着那条杂乱的小巷去赶公交车儿,被不远处一个小馆子的角旮旯里窜来的两位操着南方口音的青年缠住了。
搭子转过头,打量着他俩。只见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双脚上沾满了泥土。心想,八成是俩乞丐?然而,他俩眼中充满着祈盼。搭子心中似有不安,看着他俩,又似察到像在寻求帮助,便问:“需帮助?”
“不!看你相貌是富贵文人,给你送宝啦!”其中一人回答道。
“看,可能是宝!”另一人扫了眼四周,从衣服深处取出了两个沾满灰色泥土、带有龙纹、有碎口的紫砂小壶接话说。然后,他用火柴在壶壁划了一下,火柴头神奇地被点燃了。
“好神奇,这是哪来的‘宝’,这样的‘宝’为何不献国家?”搭子深深被壶的神奇吸引,好奇地问道。
“没办法啊!”他俩回答道。
“没办法?”搭子瞅着他俩那略显尴尬又可怜的表情,等待着答案。
于是,俩人开始讲起让搭子无法不信的经过——
他俩自称闽中人,中午在右安门修路挖土时,挖出了这两个灰色的“紫砂壶”,却担心被包工头发现,就跑这里来想让找文化人看看是不是“宝”。
搭子看着他俩那么坦然,想,出土之物应上交国家,还是建议他俩去捐给相关文物单位吧!
当搭子动员他俩去捐给文物单位时,他俩略显为难的神态说:“身上没钱,包工头还没有发工费……”
“那我给你们点公交车费,辛苦一下就去捐了吧!”搭子再三善言相劝。
“没法啊!”他俩似乎透露出万般无奈为难地解释说,“我俩是外地人,地生人不熟。况且今夜还要返工地,不回去会被包工头开了!”
搭子正在左右为难时,其中一位突然说:“大哥,看着给个钱儿,帮我们处理吧?!”
俩人语气中带有谦卑和虔诚,仿佛在向搭子求救。
“如何帮?”搭子一时无计可施。摸摸口袋里也刚好有新发的三百元薪资,正拿不定主意时,他俩开始祈求了:“大哥你大富大贵行行好,帮帮吧!……”
一声声祈求,让搭子心软。于是决定买下后去捐国家。搭子囊中羞涩为难地说:“可身上钱不多?”
“多少?有几百就行!”
“身上只有三百……”
俩人却不约而同地回绝:“那不行,说不定是无价之‘宝’。最少七百!”态度很坚决。
不一会,俩人似乎察觉到搭子手中真没有那么多,就放软姿态建议搭子:“看到你是从报社出来,回去借点呗!”
“借?” 搭子平日最讨厌是“借钱”。
听到这有损自己“不借钱”人格的字眼,顿时火冒三丈回了一句:“帮不了,让开!我要赶路。” 搭子便抽身要走。
俩人见搭子生气了要走,态度又软了,说:“好吧,三百就三百吧!”
就这样,搭子买了下来,想次日,抽空去捐给有关部门。
成交后,搭子抬头望去,那两个人不知从哪搞来辆自行车,正吹着口哨骑车离去……远处,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
夕阳西下,霞光从树杈中射向他俩匆去的背影。
搭子诧异了,心里叽咕:“哪来的自行车?”
搭子捧着两个“宝物”,仔细端详许久。
天色已晚,搭子决定去拜访一位搞文史研究的朋友。
仲夏北京的傍晚,整个大地仿佛蒸笼一般,热浪随风扑面。搭子开始赶路,一会儿已汗流浃背了。
“兄弟来了,自己找地方做!”搭子来到朋友家,朋友正在家做饭,屋里没有风扇,只见他光着膀子,满脸是汗。
“宝物?哪弄来的?”听到从搭子说有个宝物便问。
朋友手中接过“宝物”,反复琢磨了半天。
此时,他手上的汗水沾掉了“宝物”表面上的灰尘,露出几个红红的手印,便立刻去卫生间水龙头下冲洗“宝物”。
只听卫生间传出“哈哈”的笑声。搭子迅速过去,看到的情景,恍然大悟。搭子一时呆在那里,傻了眼……(艾君2024年1月21日草于北京释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