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AI百舸争流,声通科技要再次破题实现IPO?_风闻
港股研究社-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28分钟前
仅隔半年,声通科技两次递表可以窥见其上市势在必行的决心。
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对赌期限在即,声通科技上市迫在眉睫。
招股书显示,若声通科技未能于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合资格首次公开发售。那么声通科技及其创始人将赎回已发行的A-1轮、B轮、B+轮及C轮股份。此外若未能达到2020年至2025年的保证利润、控股股东出现变动也将引发股份赎回风险。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声通科技账面现金流仅3262.5万元,流动资产8.61亿元,而流动性负债合计13.38亿元,流动比率处于合理区间,但可赎回注资占到流动性负债的63.47%,高达8.48亿元。
尽管据最新招股书,声通科技表示由于优先权的终止,后续将把上述可赎回注资的公允价值转为流动资产净额,以更好的改善其现金流流动性。
资料来源:声通科技招股说明书
但,长期不论是从行业竞争势态还是企业可持续的资源投入来说,上市依旧是声通科技为今之计最好的选择。
那么,声通科技的底色究竟如何呢?
从“客服”到AI交互式方案供应商,声通科技一路晋级
从美国HotVoice在华研发中心,到智能客服技术进口替代的领先者,再到中国交互式AI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军者。声通科技一路以来都在向上晋级。
截至目前,声通科技是新华网互联网小镇云通信服务唯一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也为多地政府的“12345”和报警热线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复盘发现,声通科技的成功路上,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其早早的嗅觉到AI春风,两次抓住技术升级转型机会,并成功将其商业化。
2016年,谷歌AlphaGO引发了国内第一波AI浪潮,声通科技由此开始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NLP、自动语音识别及语音文字转换等技术,并成功获得第一轮融资。
在2020年至今的AI大模型浪潮中,声通科技再次升级其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平台,使其能够支持视频交互及情绪识别,在此期间再度完成两轮融资。
2023年6月上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第C轮融资完成后,声通科技估值已达到20亿元,虽然,相比行业巨头科大讯飞近900亿的市值,这点价值不值一提,但对于不起眼的“人工智能客服”而言,这也算是完成了一场“质的积累”。
对应到基本面上,也同样如此。
一方面,尽管受公司可赎回注资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2022年开始其净利润进入亏损状态,但这并不能否定其经营的向上性。尤其是其持续提升的营收以及毛利水平正好可以印证这点。
资料显示,近年来,声通科技保持整体稳中上升态势。2020-2022年期间,实现营收复合增长率21.8%,毛利复合增长率34.3%。尤其是在其技术以及下游需求的持续提升下,其毛利率也从2020年的32.2%提升至2023年41.1%。
同时,据最新招股说明书,若将可赎回注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项目调整为报告期利润,那么2020年-2023年Q3期间,声通科技的盈利能力同样保持稳定增长,这更能直接反映其业务经营的真实性。当然,反过来也同样说明了此番上市对于其经营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声通科技招股说明书
另一方面,市场地位开始凸显。第三方报告显示,按2022年收入统计,声通科技位列国内企业级全栈式人工智能行业第二;在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排第七。
不过,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当AI蓝海越来越辽阔时,这艘一路收割的“近海小渔船”——声通科技不再满足于眼前,试图换上“大装备”去远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但,其中的大风小浪也将必不可少。
B端猛虎盘踞,C端平台商“不讲武德”,声通科技道阻且长
降本增效诉求下,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品在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中愈发普及和成熟,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运营。
反过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随着人机交互在终端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入、创新,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边界也在持续被扩容。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最新预测,2024年中国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72亿元,同比2023年+27.30%。
而艾瑞咨询相关报告也指出,2022-2027年间,中国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以28.4%的复合增速度持续扩张,这超过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大行业24.3%的复合增速。其中细分应用场景中,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增速上都远超于消费级,其复合增速达到29.0%,占整个市场90%+份额。
尽管走在“星光大道”上,声通科技依旧面临不小的阻力。
首先,“舍得”技术性长远投资是声通科技寄予厚望的战略安排。
过去多次吃到红利使得声通科技愈发注重技术投入。20220-2023年Q3期间其研发开支与营收规模保持同比增长,研发投入占比从4%逐步提升至15.5%,投入金额也由1372万增长至7563万。对比其2023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后的净利润8079.6万元,可谓“舍得”了。
但,从研发支出明细中发现,过去声通科技一直依赖于第三方技术提供商。
数据显示,2020-2023年Q3其技术外部费用在研发投入中的占比的分别为71.45%、55.29%、45.45%、48.9%,呈逐年缩小趋势,但依旧占据研发费用的一半,相比之下研发员工、以及项目折旧摊销费用合计竟然将将过半,可想而知声通科技对外的技术依赖性。
据悉,此番冲刺港交所募资,声通科技计划将募得资金用于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寻求海内外战投和收并购机会,以及一般用途。同时,2023年首次递表前夕,全球知名计算机科学家何积丰院士的加入都能说明其对试图改变技术外部依赖的弱点。
未来,若上市成功声通科技或许能借助更丰富的资源来摆脱技术的外部依赖,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
其次,在全球AI智能化升级催化下,行业竞争进入白炽化阶段。
在声通科技重点布局的B/G端中,早有盘踞语音交互行业20余年的科大讯飞,其通过G端、B端、C端三条渠道融合销售,自上而下收割市场份额,成为国内语音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同时,包括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依托其用户群体庞大的互联网平台、完整的生态圈以及豪横的资金实力,成功占据C端市场,并正逐步向B端客户群体渗入。
其他如出门问问、思必驰、A云知声等智能客服、AI语音的参与者也在陆续加码,打造属于自己的坚固“城墙”。
据IDC最新统计,2022年科大讯飞以11.4%的市占率继续位居中国语音语义AI市场榜首,随后是市占率为10.4%、10.2%紧追的百度云、阿里云,CR3累计市占率仅32%。
因此,整体行业竞争还是相对激烈的,尤其是在分散的应用场景中艰难生存的中长尾厂商,一直难有企业从这剩余59%的“泥沼”中,“脱泥而出”。
对此,声通科技试图定位于更小而美的细分赛道,来打造特色服务优势。
正如上文复盘发现**,敏锐的行业技术洞察是声通科技过去成功的关键**。而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不可逆的大浪下,其有望再次抓住行业新机遇。
一方面,通过2020年以来获得的多轮融资,声通科技进一步加大了在算力中心建设、SAAS服务平台和AI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毫无疑问,该前瞻性布局再一次命中靶心。
另一方面,当前面向企业的全主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行业存在一大痛点。
过去企业普遍采取非全栈式方案来完成业务需求,然而这种方案的大部分产品由不同的供应商独立设计开发,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数据孤岛、总部署成本高、方案局限应用层使其无法实现特定场景的优化等弊端。
相比之前,融合了通信技术及AI算法基础能力,能实现自主开发交互式AI应用的企业级全栈式交互人工智能更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降本增效需求。未来,这种更高效、更标准的将成为企业客户的主流选择。
目前,声通科技已基于強大的Voicecomm Brain,开发出了一整套Voicecomm Suites,其模块化组合使其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解決方案,为企业级用戶解决上述痛点。
招股书显示,其全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通信和智慧金融等多个垂直行业的关键场景,覆盖全国100余市县及5个海外国家。未来,随着企业数智化的加速推进,声通科技的Voicecomm Suites有望为其贡献较大成长动力。
不过,就眼下来说,作为国内第二的全栈式交互人工智能企业,从绝对值来看,其与市占率14.4%、同类细分业务实现22亿收入的科大讯飞相比,差距还很明显。且与排名第三的厂商,市占率仅相差0.7%。总而言之,未来声通科技还需“快马加鞭”。
结语
当前国内整个交互式人工智能行业尽管已有科大讯飞、阿里云、百度云等巨头跑出,但整体格局分散,其中,差距相对更小的后半截厂商间行业竞争相对更激烈。
同时,未来增量空间巨大的国内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市场目前渗透率依旧低,仅有10.4%,长期来看,数智化为全球大势所趋,其渗透率将继续快速提升。
因此,对于声通科技等身处59%市场份额的中小厂商而言,未来仍旧存在很大的机遇。但恒者恒强也是长古不变的事实,所以众多中小企业需在全球技术变革刚刚起步的绝佳时机,快速寻找、并明确好自身定位,并实践之,或能“拔地而起”。
作者:雪花一小片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