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证明‘一带一路’的高瞻远瞩”_风闻
贾明冬-观察者网编辑-1小时前
1月20日,美国国际关系专业杂志《外交政策》刊登了一篇文章,《红海危机证明了中国的高瞻远瞩》。这篇文章被杂志的编辑提到了“周末阅读文章”推荐列表的首位。
1.文章的基本立场和作者的基础信息。
-少见地为“一带一路”倡议说了几句好话的,刊登在高水准国关杂志上的文章。
-作者是帕拉格·康纳,一家新加坡投资咨询公司的CEO,印度裔美国人,全球化和地缘政治问题专家。
-从身份分析,这位属于国际政治竞技场上,想挣钱的“日子人”选手。不难理解为什么不采用美国的大外宣用语。
2.文章主要观点。
-文章副标题:“‘一带一路’倡议不是阴谋。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混乱的时代,这是每个国家都需要的蓝图。”
-由于胡塞武装在红海展开对美英以势力的军事斗争,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航线受到极大干扰。
-沙特虽然在冲突中不支持以色列,但在加快与以色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试图建立一座连接波斯湾与以色列海法港的陆上通道。
-不能指望G7、世界经济论坛或其他国际性的峰会,能够解决现在的危机。各国必须将供应链多样化,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中国多年以来就预见到了这一点,现在反过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其功能性极其强大。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功能:建立多样化的供应链以满足需求,对冲不可预见的风险,提高贸易连通性和国家影响力。
-就拿此次红海危机来说,不走苏伊士运河,确实可以绕行非洲走好望角,但20-30天的航运时间将被延长10-14天。
-更为明智的做法是:中国和欧洲正在通过加大中欧班列的货运量,确保贸易往来
-(额外信息 来源:香港文汇报)目前,多条中欧班列线路处于爆仓状态。
-从义乌出发的中欧班列,途经中亚地区最终到达西班牙马德里,行程在18-20天,铁路货柜价格为6000美元一个。
-对比:海运40-55天,不安全,20尺标准货柜价格5500美元。海运风险更高,价格稍低,时间长了近1倍左右。
-“只要中欧班列和海运差价不超过每个40尺大箱1000美元,那么大家就会选择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的另一大优势,不用担心港口运输出现拥堵延误。
-也有部分坚持海运,利润微薄承担不起铁路价格。如果未来铁路运输继续涨价,那么会有更多商家不得不选择海运。
4.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
-西方重视“一带一路”倡议,但不理解其本质。
-“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时更多的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以满足其不断膨胀的工业基础,但仍然容易受到今天困扰全球供应链的同样的瓶颈。与此同时,中国寻求能够吸收其大量过剩钢铁和其它商品产量的市场。
-自发地将航运从苏伊士运河转移到欧亚铁路,甚至加快北极海上通道的能力,正是全球经济能够变得更具抗冲击能力的途径。
-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争夺,从长远看并不是零和游戏,竞争带来的建设加速帮助了全球化,加强了全球贸易。
5.个人感受:在贸易日渐全球化的当下,地缘政治危机会影响贸易,但并不能阻断贸易。在全球风险逐渐上升的时代中,能提供传统公共产品的备选方案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成员国在极大程度上对冲全球贸易风险。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落后于版本,觉得这是在划分新冷战阵营边界。然而实际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普世道德词汇,“一带一路”倡议也不是一个政治对抗方案,而是一个以沟通全球经济为核心,通过发展解决问题的倡议。所以说,谁在搞小院高墙走向封闭,谁在拥抱全世界,一眼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