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60岁,身体“断崖式”衰老!切记:延缓衰老,注意4点很重要_风闻
健康圈-有趣、有用的健康科普。01-29 11:50
作者 | 蒋婷
编辑 | 汤安迪
衰老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为了抗衰老,很多女性朋友不惜斥巨资购买护肤品,甚至还有人把保健品当零食吃。
然而,金钱抵制不住岁月的无情,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变老了”。
01
衰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衰老似乎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就变老了许多。
这不是大家的错觉。事实上,在一些时间节点上,身体的衰老变化的确会明显加剧。
美国哈佛大学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篇研究,通过对超过4000名年轻人和老年人血浆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
人的衰老有三个“断崖点”,分别是34岁、60岁和78岁。
34岁的突然衰老主要体现在**“颜值”**改变:脸部皮肤开始松弛,渐渐失去弹性、光泽,肌肉逐渐开始退化。
60岁和78岁的崩塌式衰老主要体现在**“健康”**上。
60岁正处于更年期末期,三高、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风险增加,加快衰老速度。
78岁时,身体各项生理机能全面退化,进入快速衰老阶段。
02
衰老来临时,身体这些部位有信号
衰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说明你的身体正在变老。
1、口腔信号
40岁后,我们的牙齿和舌头就会开始慢慢衰老。
牙齿会出现松动、敏感、表面无光、有裂痕,牙龈红肿出血、萎缩等;
舌头方面主要是味觉退化,主要表现为挑食、厌食、食欲不振。
生活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年轻人感觉齁咸的食物,老年人却总觉得**“没味道”“味道淡”**,这可能就是变老了,舌头变迟钝了。
2、肠胃信号
年龄增加后,肠道功能也在下降,消化能力会越来越弱。
以前吃多了,吃撑了,过不了多久就消化完了,而衰老的人,吃多了一顿往往不消化。
此外,肠道老化,蠕动能力减弱,还可能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表现。
3、心脏信号
心脏,从40岁开始老化。上了年纪,心脏功能会有所下降,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
有些老人,简单一运动就感觉心跳加速,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这些都是心脏衰老的迹象。
4、血管信号
血管老化是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下降,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头脑不舒服、记忆力下降、肢体麻木、腿部疼痛、跛行等都是血管老化的信号。
5、肌肉信号
人的肌肉,30 岁后开始流失;若不注意科学锻炼,60 岁以后每年肌肉将减少 3%~5%。
**肌力衰退、活动能力下降、没有力气、走路不稳,**都是肌肉衰老的征兆。
03
延缓衰老,不同身体部位各有方法
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减缓衰老的速度。
有些人可能想问,为什么我总感觉自己老得比别人快?
这可能与睡眠不足、不良情绪、过度减肥、爱吃甜食、抽烟喝酒等因素有关,这些不良习惯都是衰老“加速器”。
想要延缓衰老,不同身体部位各有方法,记好这4点。
1、延缓肺部衰老——及时戒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对皮肤和血管都有破坏作用。
主动吸烟或长期吸“二手烟”、“三手烟”的人,肺部疾病的发生率会更高。
延缓肺部衰老,戒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戒烟越早,身体获益越大。
2、延缓大脑衰老——学学跳舞
研究显示,舞蹈能延缓大脑衰老,其效果比骑车、跑步、健步走等动作重复的健身运动要更好。
跳舞将有氧健身、运动技能和认知需求结合在一起,舞蹈动作、队形、速度等都需要人们去记忆,具有挑战性,能锻炼大脑,起到预防痴呆症的作用。
3、延缓皮肤衰老——做好防晒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皮肤晒伤,还会引起皮肤的老化。
所以,要想让皮肤老化得慢一点,一定要注意避光防晒。
阳光明媚,外出游玩时,除了涂抹防晒霜,还可以戴墨镜、遮阳帽、打遮阳伞。
注意,发挥最好的防晒效果,防晒霜要提前20分钟使用,出汗多,则需要及时补擦。除了面部,颈部和手部的防晒也别忽略。
4、延缓肌肉衰老——适量运动
适当动起来,不仅心肺功能更好,血管也会更畅通,还能预防肌肉流失。
想要预防肌肉流失,首先就得锻炼自己的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
建议多进行有氧运动加抗阻训练,做做靠墙蹲、举举哑铃,或者慢跑、健走、游泳等,日常要避免久坐。
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拉伤。
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人可以先从手指操、打太极拳等小运动做起,只要动起来,就比不动有益健康。
人类追求长寿无可厚非,但衰老是每个人要面对的自然规律,当衰老来临时,坦然接受,或许比一味逃避要好得多。
**心若不老,便永远年轻!**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年轻的心态,珍惜当下,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人老三个坎儿!研究发现血液蛋白随年龄变化,34、60、78岁存在变化峰值,男女老得不一样.iNature.2023.9.23
【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跟皮肤专家学护肤》
【3】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氧与健康》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网、pexels图片网,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