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五率,央企价值创造中的“指挥棒”_风闻
界面有连云-有连云官方账号-01-29 20:48
本期主要看点:
在前几期里,我们从行业以及并购重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科技型央企在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遇。
推动科技型央企不断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其实离不开的是针对“经营指标”考核的不断完善,同时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期我们从针对央企的经营指标考核出发,来探究央企的竞争优势,为投资者解析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的投资价值。
1. 央企负责人会议召开,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
2023年末,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央企价值创造导向更加鲜明,2023年1-11月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央企利润总额与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之比从2019年的50.1%提升至58.2%。
随着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的启动,2023年央国企现代化产业布局全面加速,有效投资大幅增长。2023年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创2019年以来新高。
会议还披露了部分“一利五率”指标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央企年化净资产收益率6.8%,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77.3万元/人、同比增长3.8%,研发投入强度2.53%、同比提高0.17pct,整体资产负债率64.9%,反映出央企价值创造能力的持续增强。
2. 一利五率—面向价值创造的考核体系
如果展望2024年,考核导向依然持续围绕“一利五率”下的价值创造展开,具体要求“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即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协同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同比改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比于2023年“一利五率”考核体系,2024年的考核体系不仅要求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也需协同增长,对利润的增长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科技创新上,不仅通过研发强度考核投入情况,还以结果为导向新增科技产出效率指标,引导重视科研产出。因此科技型央企在2024年的价值创造水平更值得期待。
近年来可以发现,加强经营指标引领对推动中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首次形成“两利三率”指标体系,2023年开始试行“一利五率”指标体系,并在2024年持续完善,总体来看形成了一个更加严谨、更加科学、更加成熟的体系。
从具体指标表现来看,十年来国企改革成效较显著。对比2012年与2022年央企指标的具体表现,当前央企各维度经营质量相较前期表现出明显改善。利润总额相较2012年增长了98.93%,资产负债率、经营现金比率等指标也有了明显优化,整体央企经营质量提升明显。
3. 价值创造的指挥棒下,科技型央企竞争力突出
刚才从考核指标可以发现,央企的整体成长能力逐步增强,如果从行业层面比较发现,成长景气度持续领先。例如军工领域,军工类央国企近几个季度受益改革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改善,2021Q3以来业绩增速快于民企。
在计算机领域,随着数字经济中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政策持续落地,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为代表的央企展现出较强的成长性;自2021年中以来,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中的成份股单季度业绩增速持续优于民营计算机领域成份股。
在高速成长的背景下,持续驱动的改革带来了央企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中的军工和计算机成份股为例,可以发现军工央企的价值创造能力正在逐年提升,计算机领域的央企尽管受到公共卫生防控影响有所下滑,但是相比市场整体仍然竞争力突出。
未来,随着2024年央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体现为质量效益、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战略支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领域的“六个着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有望迎来更好地发展机遇,价值创造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作为聚焦科技型央企发展的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帮助投资者一键打包具备较高成长潜力和创造水平的科技型领军央企,帮助投资者把握央企在价值创造过程下的广阔投资机遇,目前央企科技50ETF(563050)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是优质的投资工具!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