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讨论一下爱国这个话题_风闻
专注教育木暖月-影评人-花落无心惊飞鸟昨天 07:19
在车轱辘话说了很多次“爱国流量”以后,我觉得必须认真而严肃讨论一下爱国这个词。
但是很可惜,现在网上很多讨论爱国这个词汇的人,本身对国家是什么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是稀里糊涂的爱,当然也因此是稀里糊涂的恨,他们像被驯养的牲口那样,舆论宣传的风往哪里吹,他们就朝哪里倒。让他们爱,他们就爱,让他们恨,他们就恨。
于是才有了“爱国流量”,来欺骗和忽悠这些傻子。像翟山鹰那样……
所以我们要严肃搞清楚几个概念,层层递进来理清楚其中逻辑关系。
1、首先要搞清楚,国家是什么。
这方面,咱们中学政治教科书那是一点也不藏着掖着,明明白白告诉你,国家是什么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基本条件。换句话说,国家是这4个元素概念的某种集合和统一。离开了领土、人口、政权和主权,任何一种,都没法讨论国家这个概念。
当然,这依然是最简单的概括,国家的概念本身就一直会在变化,人口会变化,特别是人口带来的活动一直也在变化。
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理论上来说完全没法概括的一个抽象概念。
要讨论起国家这个概念,可以展开无限多。
但说到国家本质,请记住这句话,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政治教科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结论。
请记住这个结论。尤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这八个字。政治教科书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正是因为阶级矛盾都不可调和,所以才有了国家。
换句话说,国家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这个矛盾调和得好,国家就强大;调和不好,国家就衰败,进入下一个重组阶段……
所以,要讨论爱国这个词,首先要搞清楚,你爱的是国家的什么?是国家的人,还是国家的这片土地?还是这片土地繁衍的人群,诞生的各种文化,出现的各种其它附属文化概念?
要想清楚这些,才不是糊里糊涂的爱。
2、
国家,国家,国和家到底是什么关系?
网上有个容易引发争议的点。就是老有人说有国才有家,或者喜欢把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搞对立关系。
这个要看恩格斯这句话,人类先有家庭,再有分工、私有制和阶级,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先有了家庭,才有了国家。在原始社会,是没有国而只有家,后来是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和家庭之间联系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多,这才诞生了国家,是先有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这些家庭才共同组成了国家。
成龙演唱过一首歌曲《国家》
这首歌也一直强调国家国家,国是由千万个家组成。国和家是一体。
所以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说先有国才有家。
如果说有国才有家,就好比说……
那就很荒谬了。
所以,如果说爱国的话,首先应该爱家。孔子一直强调有差别的爱,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爱父母,才有余力去爱其他人。如果这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他却说会爱其他人,孔子认为他一定是虚伪。
3、
再讨论完国和家的关系以后,我们要再讨论另外一个经常引发误解的概念,就是经常有人喜欢说祖国母亲。
实际上祖国母亲这个词,是因为翻译关系,历史上来源于德语、英语,然后日语的翻译,再转译,背后文化属性很复杂。不展开。
其实通常祖国母亲是一种比喻,喻义是祖国这片土地养育了人民,所以像母亲哺乳那样……
但严格理性来讨论,养育人民的,从来都是人民自己,因为土地不可能凭空变出生活物品,但母亲确实可以哺乳……
所以,祖国母亲这个说法并不合适。说国家像我们所有人的母亲,就更加不对了。
正如上一条说的那样,首先是有家,然后组成了国,国家本来就是千千万万个国民组成。既然就是千千万万个你我组成,你我怎么可能自己成了自己母亲?
4、
然后咱们要来讨论爱这个词。
我想请问大家,爱可以是无差别的吗?爱可以是单方面的吗?
孔子说爱不可能无差别,爱一定是有差别的。但是墨子说了兼爱,可以同时爱。这个有争论,看你认同哪一家了。
那么,爱是可以单方面的吗?这个,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同意,某些父母对子女的爱,确实是单方面的爱,不需要回报的爱。但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子女对父母会有这种单方面的付出和爱。
最典型例子,就是北京野生动物园那个下车勇救女儿的母亲
这种事儿,换个身份,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刻在基因里面。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爱国这个词的时候,你觉得个人和国家之间,哪个会是母亲角色?哪个会是子女角色?
如果你觉得祖国是母亲,这个母亲会不会像北京动物园那个母亲那样,无条件,奋不顾身爱自己的子女?
还是说,爱国的人才是那个母亲呢?可以无条件,单方面爱自己的国,而不需要回报呢?
5、
继续讨论有条件的爱。
孟子有句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我认为这是处理人类所有关系的基本原则。甚至包括父母子女之间。
爱是相互奔赴的,爱是需要相应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类之所以要合作共赢,就是因为协作可以取得更多果实,可以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完全不要回报的爱,不可能持久。即使是父母爱子女,也不可能全然是不做要求,不要回报。
爱国,也应该是如此。
站在叶文洁的角度,她并没有对不起人类。
最终会让她转过头来试图挽救人类社会,也和当初她被那些善良的村民爱护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爱和恨,都是双向奔赴的。
6、
所以,一个国家能够让大多数普通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它就值得被爱;而一个国家让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糟糕,显然它不值得被爱。无论是这个国家定义的哪一部分。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个中部省份农村地区80后,我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岁月,和今天的生活相比,简直恍如隔世。
回想我一路人生,其实我并没有做对多少事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因为些许幸运,考上大学,这可能是对目前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点,但回过头来看,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点。然后其它都是随大流,到长三角,买房,卡每一个点都是随大流,完全没有任何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最大的幸运就是赶上了中国最近20年经济起飞,收获了比较富足的生活。
所以,我很确定,我感恩这个伟大时代,我非常爱今天这个强大国家。
我可以很确定,这个国家至少有80%的人不如我这样,爱今天这个强大国家。
我希望这个国家,可以一直这样稳定发展下去,不要出现动荡。
所以我更加希望我们的社会,可以更好处理某些内部矛盾,不至于让矛盾扩大化,以至于影响社会稳定。
爱国并不需要标榜,并不需要天天挂在嘴上。正因为爱国,才需要正视各种矛盾,正视各种问题,想办法调和各种矛盾,不至于让问题不可收拾。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极端分子喜欢拿“爱国”做幌子,喜欢用政治正确批判其他所有人焊件。
我在网上不止一次被某些极端分子扣帽子,说什么1450焊件,但我心里明白我对这个伟大时代伟大国家的态度。
和当前这个时代中国不一样,朝鲜则是另外一个反例。
像朝鲜这样的国家,大多数朝鲜人就不可能爱那个国家,正常做法,即使不去……至少也是要逃离这个国家。就像很多非洲国家,或者中东国家那样,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逃离这片土地,去往欧洲。
国家国家,国由家组成,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人组成。千千万万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国,他们也有权利离开这个国,离开这片土地。
人生来就应该有迁徙的自由,如果这片土地不能让他活下去,他至少可以有离开的自由。不谈爱不爱,哪怕不恨,至少可以离开吧?
但大家都知道,朝鲜如何无情对待叛逃者。以至于大多数朝鲜普通人只能被困在那里,无法改变自己悲惨命运。
这样的朝鲜,如果是你身在那样的国度,你该如何自处呢?
很幸运,我们14亿中国人,都不要面对这个假如。因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躬逢其盛。
所以,我们爱这个时代的这个伟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