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吸金上亿,中签率低于5%:扎堆举办的“马拉松”,暗藏暴利产业链_风闻
快刀财经-快刀财经官方账号-48分钟前
野蛮生长的“马拉松”,也该降降温了。
作者:朱末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全城封路,安保出动,几万人从家门口飞奔而过……你能想象,如此大的阵仗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同一天上演吗?
这项让人着迷的体育“嘉年华”,不是别的,正是马拉松。具体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刚刚过去的11月,全国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达到了81场,平均到每个周日,一天20多场。
另据《2023年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去年全国共举办了699场800人以上规模的跑路赛事,赛事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总参赛人次高达605.19万,范围涉及31个省级行政区,上海、北京、无锡、厦门、成都等城市,构成了马拉松赛事的“第一梯队”。
至于马拉松产业的经济价值,体育主管部门也是有测算的。早在2019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到,到2020年我国的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00亿元,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因为产业的衍生收益不直接体现在赛事收入中,其真正的规模远不止于此。
然而,如同硬币的两面,马拉松赛事的迅猛发展,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类乱象。
随着热度的不断提升,本应人人可跑的马拉松,变得“一签难求”,由此滋生出了黄牛“炒票”乱象,与此同时,同质化严重、组织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
最重要的是,马拉松的“烧钱程度”,让很多人渐渐感到了压力。报名费越花越多、酒店价格水涨船高、装备越来越贵,按照跑圈的标准,资深跑友在跑步上的花费一年能达到20000元到50000元。
如果说赛场内,是耐力和速度的比拼,那么赛场外,则全是商业和利益的较量,上下游产业链的相互交织,构建起了“马拉松”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变身全民运动的马拉松,背后遍布“生意经”。
01
从无人问津到疯狂涌入
马拉松如何风靡全国?
谁能想到,最初的马拉松,是个“冷板凳”般的存在。
1981年,中国举办了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下称“北马”),仅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职业运动员参赛,与马拉松相关的赛事服务商更是寥寥无几。准入门槛高,缺乏群众基础,是当时马拉松赛的痛点。
到了世纪之交前的1998年,这一年,北马首次放开了业余群众的参赛资格,并增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以及迷你马拉松等项目,参赛门槛大大降低后,次年的北马,参赛人数直接从数百人跃升到3.8万人。
但国内马拉松真正的转折点,还要到2010年以后。经济学上有个“马拉松周期”,这个概念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并不断提高时,就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公路长跑体育消费周期,中国在2011年的人均GDP超越了这一门槛,为马拉松赛事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最重要的是,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后在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宣布正式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机制,同时推出赛道认证服务,把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权下放给了地方城市。
如此一来,马拉松赛事开始爆发式增长,逐渐衍生出全程马拉松(全马)、半程马拉松(半马)、越野跑、迷你跑等多种赛事形式。“跑马”不仅是高阶跑者的专利,没有经过长期、高强度训练的普通爱好者也能参与其中,加上跑马赛事的社交性、互动性强,跑马逐渐成为新一代人群更注重体育运动和精神满足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
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9年间,全国马拉松参赛人数由40万人次升至712.56万人次,赛事场次更是出现井喷,仅2019年全国举行的公路长跑赛事就多达1828场,甚至同一天有43场马拉松赛事在不同城市进行。
与此同时,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企业也在迅猛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31.7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其中2019年和2020年注册量最多,2019年注册量为7.4万家,2020年注册量为7.8万家。
其中,含关键词“马拉松”的相关招投标信息近4000条,主要集中分布于国内的东南部地区,浙江相关招标信息最多,共400余条。
**一场马拉松赛事,举办日不过只有一天,但背后运转着的,却是一项“超级大工程”。**不只是跑步者和赛事主办方,跑步这件“小事”,带动了无数行业的发展,从装备制造到运动健康,再到互联网平台,马拉松俨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而马拉松比赛蕴含的巨大消费空间,让各方“掘金者”挤破头也要来分一杯羹。
02
马拉松背后的经济账
谁在“闷声发大财”?
马拉松背后的“经济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马拉松是最容易出政绩的体育赛事,大量人群短时间内涌入城市,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等各方面都会创造不菲的收入,政府自然乐见其成。
具体来看,一场大型马拉松比赛,对拉动城市经济和提升形象上的作用,几乎是立竿见影。2023年,天津马拉松比赛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约1.89亿元,间接经济收益5.68亿元;南京马拉松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2.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6.2亿元。
2024年兰州马拉松,创造了5.3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其中跑者消费达4.81亿元;武汉马拉松赛事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约7.8亿元,可见吸金能力之强。
最重要的是,除了经济效益,城市还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赛事办得好,就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了展示地方特色,各地都会把马拉松规划在风景最好的地段,当地特产通通端上补给站,尽一切可能展示城市风貌,“跑一次马,认识一座城市”已成为马拉松选手的共识。
不过,马拉松并不是纯政府行为,更偏向于商业活动形式,各个城市争相筹办马拉松,通常都是寻求专业公司进行赛事运作。作为马拉松赛事的运营商,经过招投标拿下运营权后,可以拿到三部分钱,一部分是政府补贴,一部分是报名费用,另一部分就是赞助费。
首先,政府对马拉松的补贴约为100~200万元,国际赛事最高补贴为300元;其次,一场马拉松的报名费约在200万到1000万不等(参与人数大多在2~5万人之间,报名费在100~200元左右)。
再看赞助费,这才是赛事绝对的大头,一二线城市的马拉松,冠名赞助商开价基本在千万起步,合作伙伴500-800万元,普通赞助商200万元~300万元。
而运动品牌又是当中的常客,由于产品调性和马拉松赛事的内容高度匹配,无论是国际巨头耐克、阿迪,还是国产品牌特步、李宁等,都是马拉松赛场上的“老面孔”,特别是特步,已经累计赞助了超过1000场马拉松。
此外,银行、保险、汽车、矿泉水等,也是马拉松赛事的“主力军”。比如广汽丰田冠名广马,南京马拉松历年冠名权一直被南京银行稳占,华润怡宝不仅冠名了一些赛事,更是直接邀请基普乔格作为推广大使,一“卷”到底。
根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数据来看,2023年一线城市举办的大型跑路赛事办赛总收入平均值为2910.24万元,除去1000万元左右的成本,这个投产比可谓相当诱人了。
然而,随着马拉松赛事数量井喷,参赛人员暴涨的同时,相关机构的运营能力和政府的观念意识并没有跟上,导致乱象愈演愈烈。
03
各类乱象层出不穷
马拉松也该降温了
首当其冲的“怪圈”是,马拉松赛事越办越多,但得到官方认证赛事的比例却逐年下降。
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马拉松赛事总量为993场,其中田协认证的赛事为328场,占比略超三成;到了2019年,赛事总量增长到1828场,认证赛事仅为357场,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二成。
通常来说,田协或者登协认证的比赛,会派出专业的监督人员和裁判,对赛事筹备整个流程进行监管和把控,而没有经过田协、登协、体育局登官方和专业组织认证的赛事,则处在“监管真空”下,也被称为“野鸡比赛”。
不少赛事背后的运营公司,可能仅仅是一两个专业人士带着几个大学毕业生搭的“草台班子”,水平良莠不齐,赛事医疗救援和现场应急救治人员配备更是严重不足,因此酿成的过失乃至惨剧,不在少数。
2021年的甘肃白银越野赛就因遭遇极端天气,以及运营公司组织管理方面的不规范,最终导致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作为赛事运营单位,根据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工商系统登记的2020年报显示,公司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0人,涉嫌串通投标,相关人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马拉松赛事由于缺乏专业性而出现的疏漏,还在不断增多。去年年底,中国田协通报了两例赛事情况,第一例为第33届大连马拉松,在处于第一的选手即将抵达终点前,一辆赛事工作车突然驶离赛道,由于裁判预判和司机操作不当,发生卡顿停驶,阻挡了运动员跑进线路,干扰了比赛的正常进行;第二例则是2023年青岛海上马拉松开赛2个小时后,完赛物资发放区因布置不合理、流线不顺畅、疏散工作组织不力,导致大量人员滞留引发哄抢。
而赛事的扎堆,又导致一些知名赛事一签难中。2024年厦门马拉松5%的中签率,无锡马拉松全马中签率3.45%、半程马拉松中签率为4%,因为名额难抢,滋生了大量“黄牛”,价格炒到了原价的5~10倍。
马拉松带来的价值,造就了很多新兴赛事,这些赛事为了吸引参与者,往往忽视了赛事的组织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甚至很多城市为了“赶热度”,不管自身条件是否合适,便匆忙上马,各省、市、区,连街道都想办,毫无长期规划,成了“短命”马拉松。
湖北一场“国际马拉松”号称要塑造“华中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首届成功举办后,再没了第二场;浙江某项获得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的马拉松,打造了众多“特色”,但也没能迎来第二届;山西一场国际马拉松成功开跑后,第二年便没了后续。
和国外相比,我们仅用4到5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马拉松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人对马拉松运动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认知,而在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马拉松又很容易脱离全民体育的初衷,沦为各方圈钱的工具。
野蛮生长的“马拉松”,也该降降温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
参考资料:
1.吉林跑团《野蛮生长的马拉松:不只是一门“生意经”》
2.创业邦《“马拉松”背后的千亿生意:30天融资超35亿,赛事6年增长46倍》
3.销售与管理《“夺命马拉松”背后,暗藏千亿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