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要靠“外国人”_风闻
顾子明说-财经博主-公众号【政事堂2019】主笔1小时前
纵观中国的改革史,有一个很奇特的惯例,负责替君主变法并成功完成变法的人,往往都“外国人”。
这一点,在改革最为猛烈的春秋战国尤为显著。
替嬴姓的秦孝公变法的商鞅,姬姓,是卫国王族,
替姬姓的吴王阖闾变法的伍子胥,芈姓,是楚国王族,
替芈姓楚国变法的吴起,姜姓,是齐国人,(一说卫国人)
替姬姓燕国变法的乐毅,子姓,是宋国人。
替姬姓韩国变法的申不害,则是郑国人。
替魏文侯变法的李悝,籍贯不可考,但魏国的国姓是姬,而李悝嬴姓,嬴是秦国和赵国的国姓,
替齐桓公变法的管仲,籍贯是安徽的颍上,齐国的国姓是姜,而管仲姬姓,姬是鲁国的国姓,(管仲最初支持的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
纵观春秋战国,几乎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外国人主导的……
原因并不复杂,改革毕竟不是玩游戏,负责推动改革的君主也是人,他也要担心改革的反噬。
面对庞大的旧利益集团,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君主对于改革者,必须要赋予其巨大的权力,可权力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改革者可以将改革之刃挥向旧利益集团,也同样可以将之挥向君主本人。
譬如齐王将改革的权力交于田氏后,便出现了田氏代齐,老田家直接换了老姜家的房本。
而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齐国的老田家也对改革踟蹰不前,孟尝君(狡兔三窟)、田忌(赛马)、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些齐国权臣推动的改革,最终都在猜忌之中半途而废,使得春秋第一个称霸的齐国,在战国后期毫无存在感。
因此随着秦灭六国,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没有了海量的“外国人”之后,中国也陷入到了一个改革的悖论当中。
如果君主不赋予改革者足够的权力,那么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而一旦君主赋予改革者足够的权力,这个人就会必然会效仿王莽、曹操、司马懿来篡权。
因此,中华大地上的改革君主,都在竭尽全力的寻找那些没有继承权的群体,为自己的改革破除阻力和保驾护航。
譬如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中有匈奴王子金日磾,给蒙古帝国制定统治规则的是契丹人耶律楚材,给明成祖管理庞大海军的是穆斯林太监郑和,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主力是鲜卑人尉迟敬德和库莫奚人屈突通,神龙政变和景龙政变主力是靺鞨人李多祚……
唐玄宗甚至为了对抗庞大的关陇集团,不计后果不惜代价的在河北提拔突厥人安禄山,委其以三镇节度使。
所以了解政治的底层逻辑后,就会明白,近期流传的特朗普不信任马斯克,未来有可能会是个“藉口”,但短期内纯属无稽之谈。
不同于致力于竞选美国总统的蓬佩奥、德桑蒂斯,随时等着上位的“太子”万斯,对于致力于推动改革肃清政治对手的特朗普来说,他团队目前只有一个没有继承权,能够让美玄宗放心的安禄山,
那就是在南非出生的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