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健全相关机制,使大学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guancha
1月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呼吁大学校园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
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跨栏”进校一事更是引发热议。其后北京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并公布一系列举措。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宣布推进校园有序开放。
不过据澎湃新闻此前观察,北京大学等高校“打开校门”主要是指开放参观通道。
例如,根据北大此前发布的公告明确,2023年7月8日起,北京大学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一般情况下,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期间,开放校园参观。每日可预约时段为:09:00-11:00、14:00-16:00,且需于当日19:00前离校。个人和团队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参观校园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或扫描微信小程序码进行实名预约。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等预约团体入校,可提前与北大招生办、院系或保卫部([email protected])沟通,按流程办理。
记者此前曾致电清华保卫处和北大保卫部了解到,清华每天开放4000个预约名额,约满即止;北大保卫部未说明每天可预约名额,只表示以预约平台每日放号为准,约满即止。
与这些举措相伴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放预约的参观票“秒光”且出现“黄牛”兜售现象。《中国科学报》今年7月就曾刊文指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高校该不该设置围墙,以及大学该如何更好地开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