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散户热炒,韩国版“雪球危机”爆发?
陈济深
随着资本市场近年来持续调整,雪球衍生品的风险逐步暴露,投资者巨亏甚至爆仓的剧情屡有发生。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比起国内的散户,巨亏的重灾区是投资挂钩港股市场雪球产品的韩国散户。
根据韩国证券投资公司(Korea Investment and Securities)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韩国购买大量挂钩中国香港恒生国企指数的股权关联证券(Equity-linked Securities,ELS),目前这些产品已经产生了超2000亿韩元的本金损失,这也代表着本月到期4326亿韩元的该“雪球产品”已经普遍亏损过半。
其中韩国五大银行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和NH农协就因为“雪球产品”到期,在1月就已经确认客户亏损了1067亿韩元。
根据韩国机构的估算,如果恒生指数持续保持现状,预计在2024年,随着约15万亿韩元“雪球产品”的逐步到期,韩国投资者将在这些“雪球产品”中合计亏损超过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8.5亿元)。
散户热炒“韩国版雪球”
韩国版雪球全名股权关联证券(Equity-linked Securities),是一种结构性金融产品,通过将债券工具和衍生品工具相结合来提供回报,通常会与股票指数进行挂钩。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若底层资产表现良好,则能获得一个确定的收益率,一旦股票表现跌破某个节点,就会对本金造成损失。
其本质和我们熟知的雪球产品并无区别,即投资者卖出了一份对应标的的看跌期权,一旦标的上涨则获得收益,标的不跌破敲入价则坐收票息,一旦标的价格跌破了敲入价,则可能会承受一定损失。
相比对标A股的雪球产品主要是锚定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韩国版雪球”则选择了香港的恒生国企指数(HSCEI)。
根据韩国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韩国市场曾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出现过一波投资恒生国企指数关联ELS的热潮,目前主要的雪球产品均发行于2021年初,而该指数在当时高达12000点,尽管敲入价格并不统一,但是普遍位于50%跌幅,期限普遍为三年。
而随着该指数的一路下挫,目前恒生国企指数已经位于5000点范围,从当初高点跌幅超60%,普遍触发了敲入区间。
由于这批雪球产品普遍将于今年上半年到期,这也代表着敲入的投资者们将承受这50%的实际亏损。
监管:投资后果自负,重罚忽悠式销售
相比于在我国,雪球产品由证券公司为主销售,在韩国雪球产品银行,券商均能对客户销售。因此在本次雪球亏损事件发生后,银行向投资者违规出售高风险产品的问题引发了韩国监管的注意。
韩国监管机构的信息显示,目前韩国约19.3万亿存量雪球产品中,不仅有17.7万亿份额由个人而非机构投资者持有,其中更是有超过25%的产品份额由65岁以上老年人购买。
随着过去两个月的调查发现诸多问题后,韩国金融监督院宣布,将从本周一开始扩大对本土银行、券商的调查。监管认为这些金融机构可能在向韩国投资者销售与中国证券有关的结构化产品期间存在违规行为。根据公告,此次遭到调查的一共有12家金融机构,该国最大商业银行KB国民银行,知名券商三星证券等均在列。
韩国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Lee Bok-hyun)表示,投资者自然需要责任自负,但如果金融机构忽视了保护客户的职责,也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金融监督院明确表示,如果发现金融机构存在不法行为将会采取惩戒措施。
在2019年的类似事件中,韩国监管就曾勒令金融机构,返还投资者押注利率衍生品交易的至多80%损失。当年涉事的产品为期限6个月,合约规定若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低于-0.25%,则能获得2%的收益;若低于这个数字则1个基点对应损失2.5%的本金。那一年,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达到-0.7%。
对于韩国高达96万亿韩元的结构化产品市场而言,过往也曾经历过多次外部事件影响,例如2015年时中国A股的下跌、2016年脱欧冲击、2020年原油市场巨震等。
韩国监管部门表示,相比中国香港仅有8%雪球投资者没有过往雪球投资经验,韩国金融机构对于投资者的风险评估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