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模大战”下,上海的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委员代表们这样说 | 2024上海两会时间
guancha
“大模型,是一个计算资源消耗非常重的产业,在前期投入之前,我们要做好资源的准备。”2024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有很多先发优势,包括场景、垂直领域,同时一些基础科学、工程科学都相对做得不错。“所以我们在做一些创新突破时,可以不完全照着西方的道路走,更多结合一些非常垂直的场景和数据,来打磨端到端的大模型的突破,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环境中,即使是算力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次上海两会期间,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成为委员代表们比较关心的话题。
徐立说,比如对商汤科技而言,一方面是打造底层的基础设施架构,包括人工智能大装置,随着网络越来越大,对算力的需求可能呈倍速的增长,同时在算力国产化的转化趋势下,前期投入会更大,“当然,这也是一个必由之路,这可能决定着未来的国家模型的能力”。
另一方面,徐立说,因为我们在场景上有优势,比如视觉感知、视频、多模态相关的,“我们更应该坚定的走一条不一样的大模型的发展道路”,中国有很多终端的场景,比如手机、IOT、甚至车载场景也是比较领先的,包括车舱的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把大模型前置化,这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也在做各种前置化的设备,希望能让更多的智能走向千家万户。”
此前,商汤科技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中国智能算力产业联盟,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联盟,在2024年联合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显示,过去四年,大模型参数量以年均400%复合增长,AI算力需求增长超过15万倍,远超摩尔定律。
以CPU为中心的传统计算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大模型、生成式AI的新要求。大模型训练对数据质量和效率的需求,企业应用生成式AI对于MaaS(大模型即服务)的需求,也都给AI基础设施提出了全新要求。
确实,随着大模型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模型能力不断加强,已逐渐形成从底层算力、模型开发到行业应用的全新智能化产业。
上海市人大代表、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今年专门提出了关于“规范大模型研发,构建生态环境”的建议。
季昕华认为,当前上海发展大模型政策环境逐渐明朗,新出台的11条措施围绕大模型创新能力、要素供给、创新应用、创新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全方位的指引。
2023年11月,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
不过针对政策落地,季昕华认为,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算力资源供应短期内仍然紧张;高质量数据成为严重掣肘;大模型训练的工程化仍待优化;大模型同质化,落地效果及实际业务收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对此,季昕华建议:
一方面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按需使用的低成本算力,降低大模型训练门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主体能够参与到大模型的开发应用过程中;加快落实算力补贴政策,实现市级统筹和区级配套,对符合条件的算力建设主体和算力使用单位进行补贴奖励,加大对本市算力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加速国产化替代,对在沪建设的大规模国产化智能芯片算力专区给与认证评估、市场推广、政府采购方面的优惠扶持。
二是加强数据语料供给,提升大模型研发支撑能力。建议结合上海特色,用好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由政府牵头、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参与,共同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
三是强化工程实施能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包括鼓励应用创新,保持算力平台的高效率;结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做到“东数西训”,降低上海本地的能耗;建设行业标准,促进大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适性。
四是加快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牵引成果落地应用。依托上海市创新潜能和资源优势,打造标杆型示范场景。比如建立常态化机制,重点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化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引导行业用户向大模型厂商开放有价值的核心业务场景,进一步整合并开放行业数据,开展大模型应用试点,推动大模型在应用中不断提升能力;鼓励大模型团队找准行业或场景数据优势错位发展,探索大模型商业化模式和产业化发展路径。
2024上海两会继续进行中,后续委员代表们的精彩观点,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