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策困境:增加信贷是否具有通缩效应? | 路透社
Kevin Yao
车辆驶过中国北京中央商务区,2018年4月23日。路透社/Jason Lee/文件照片
北京,1月10日(路透社) - 中国央行在遏制通缩威胁方面面临重大障碍:更多信贷流向生产力而非消费,暴露了经济结构性缺陷,降低了其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PBOC)面临压力,要降低利率,因为物价下跌提高了私营企业和家庭的实际借贷成本,抑制了投资、就业和消费支出。
来自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资产质量恶化也在迫使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要求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以防止出现资金紧缩的风险。
但这两项举措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中国对信贷的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加剧经济中的通缩压力。
北京一直在将资金流向其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以期将其产业推向价值链的更高端。 基础设施支出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高投资率的原因,使经济资源远离家庭。
“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基础设施部门,也要归功于一些过剩产能,”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经济学家洪浩说。“这样一来,实际上会进一步产生通缩压力。这就是问题所在。”
他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放松,但我认为目前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如应有的那么好。”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困境加大了政府加快结构性改革以促进消费的紧迫性,这是政府一直承诺要在2023年全面解决的政策赤字,但在这方面一直挣扎,未能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消费价格11月同比下降0.5%,为三年来最快,而工厂出厂价格暴跌3.0%,凸显出内外需求相对生产能力的疲软。
12月的通胀数据将于周五公布,而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在1月22日决定其基准利率的下一步举措。
持续的物价下跌可能会抑制进一步的私营部门投资和消费支出,进而可能伤害就业和收入,并成为一个自我滋生的机制,对增长构成压力,就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样。
流动性困境
中国私营部门对信贷的需求疲软反映在货币供应上。
11月M1货币供应(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与M2货币供应(包括M1、定期存款、家庭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比率降至历史新低。
路透社图表
“M1货币供应增长低可能是私营企业信心疲软的指标,或者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副产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表明政策传导效果不佳。这真的令人担忧,”花旗分析师写道。
2023年1-11月新发放的21.58万亿元人民币(合3.01万亿美元)贷款中,约20%流向家庭,而企业贷款占了其余部分。
分析师表示,这些贷款中大部分可能是由国有企业获取的,这些企业通常可以从国有银行获得更廉价的信贷。
而私营企业,尤其是来自非政策重点领域的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45%,是自2019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近年来的一系列降息之后。然而,经过工厂出厂价格调整后,实际利率实际上有所上升:11月份为6.45%,虽然低于6月份的8.95%的多年高点,但仍高于中国2023年约5%的预期GDP增长。
路透社图表
结构性失衡
尽管分析师表示结构性失衡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渐进措施,但实际借款成本上升意味着进一步货币宽松并非没有道理。
中国五大国有银行降低了12月22日部分存款利率,这可能为中国人民银行降息铺平道路,可能在本月早些时候实施。
Citi预计今年政策利率将下调20个基点(bps),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累计下调50个bps。高盛预计将进行三次25个bps的RRR下调和一次10个bps的政策利率下调。
新加坡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国忠警告称,当前货币、财政和其他政策组合下,更多的流动性注入可能会增加通缩压力。
谢国忠说:“刺激措施的重点似乎主要集中在供给端。”
“通过增加生产,这些政策在维护就业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这种生产增加遇到了低迷的需求环境,加剧了通缩风险。”
在11月份在香港的一次讲话中,央行行长潘功胜承诺保持货币政策“宽松”,但也敦促改革,使经济不那么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避免更严重通缩风险所需的是更强劲的需求和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这一点,最好不仅实施货币宽松,还要实施支持性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1美元=7.1743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