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处于战时状态——华尔街日报
Seth G. Jones
美中关系的好消息是,上个月两国在经历了16个月的中断后恢复了军事对话。坏消息是,这并没有减缓北京的军事扩张,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战时状态。美国需要做同样的事情,重新组建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所说的“民主的军火库”。
中国领导人已经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国家战略,包括发展世界一流的军队。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加大了国防工业生产力度,并显著改善了其研究、开发和生产先进武器系统的过程。正如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三世最近所观察到的,中国正在“专门为与美国的战争做准备”。
中国的国防工业努力增强了其军事能力。解放军正在积累一支强大的中远程精确打击导弹武器库,能够打击印太地区的美国和盟国基地。解放军还在建设一系列综合防空系统,挑战着美国在该地区的力量。中国现在有三家世界十大国防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国防工业增长的主要受益者可以说是解放军的海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其造船能力比美国大了很多。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多倍,使其能够建造2300万吨的船舶,而美国不到10万吨。根据美国海军的估计,中国的江南造船厂位于长兴岛上的一个造船厂的产能超过了所有美国造船厂的总和。
北京的军备建设对华盛顿来说应该是一个闪烁的红灯。美国的国防工业基地缺乏满足军事需求的能力、响应能力、灵活性和激增能力。问题的一部分在于,尽管乌克兰和中东的战争以及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但美国的国防工业基地仍然处于和平时期的状态。
美国在印太地区进行持久战争时,特别是长程精确制导弹药方面,面临严重的弹药短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国会在解决诸如多年采购等合同问题上拖拖拉拉。供应链挑战仍然严峻,导致固体火箭发动机、滚珠轴承、微电子和导弹制导器的供应不足。如今的劳动力也无法满足国防工业基地的需求。
然而,美国的私营部门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而且在危机时期有着重振国防工业基地的强大记录,比如在二战和冷战期间。然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好的起点是白宫。罗斯福、哈里·杜鲁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和罗纳德·里根总统成立了国防生产委员会,提供战略指导,监督美国的国防生产,解决行政机构之间的官僚问题,并提供紧迫感。一个国家级机构对于监督这样一个复兴项目至关重要。
国防部和国会还应拨款和提供其他诱因,比如税收激励、监管放松和长期合同,来建立和维护生产能力。这些资金可以用于现代化和扩建国防设施,以及开发灵活的生产。这些步骤可能需要增加国防支出。美国目前在国防上的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杜鲁门时期为14%,艾森豪威尔时期为11%,约翰·肯尼迪时期为9%,里根时期超过6%。
FDR在1940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一年,恳求全国振兴国防工业:“我们必须像在战争中一样,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我们需要在为时已晚之前再次听取这些建议。
Jones先生是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国际安全项目的高级副总裁和主任。
士兵们在中国舟山的一艘船的甲板上列队,12月18日。图片来源: Fang Sihang/Zuma Press刊登于2024年1月2日的印刷版上,标题为“北京处于战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