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忧虑加深 - 华尔街日报
Stella Yifan Xie
中国香港—中国陷入多年来最严重的通货紧缩,这对全球都是一个麻烦,因为需求在其第二大经济体中出现了下滑。
官方数据显示,由于许多中国人担心经济前景并不愿意消费,消费者价格在12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制造商的价格连续第15个月下降。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描述了这种情况为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最长、最深”的通货紧缩,当时整个地区都过热并陷入了需要数年才能恢复的衰退。
直到最近,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的一些通货紧缩表示欢迎,因为它降低了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有助于缓解其他地方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的通货膨胀在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有所降温,尽管12月份有所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通货紧缩压力将在2024年减轻,因为在中国通货膨胀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猪肉价格将反弹。图片来源: Cfoto/Zuma Press但随着西方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减轻,中国的通货紧缩已成为更大的担忧源。这表明中国经济持续受困,这可能意味着在中国经营业务的西方品牌销售疲软。
这也预示着中国企业将更加努力地在其他地方销售过剩商品,与西方企业竞争并加剧已经很高的贸易紧张局势。
去年秋天,欧盟指责中国通过向市场大量投放廉价电动汽车来进行倾销,并对中国的国家补贴进行了调查。其他行业的公司,包括太阳能行业,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
“中国持续的通货紧缩或非常低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更高的贸易顺差,并与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绝对策略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亚当·沃尔夫说。
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北京加大努力扭转价格下跌和恢复增长的紧迫性。一个担忧是,如果没有更有力的刺激,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债务通缩螺旋,就像日本在1990年代那样,价格下跌促使公司削减工资,消费者推迟购买,从而产生更加虚弱的需求和更多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磊表示:“中国的刺激政策的规模和速度很重要。通货紧缩持续的时间越长,就需要越大的刺激措施。”
中国海关上周五发布的最新贸易数据突显了一些风险。尽管中国出口在12月份有所增长,同比增长2.3%,但进口疲弱,表明中国消费者仍然对消费持谨慎态度。
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将很难逆转。照片: 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数据还显示,2023年整年的情况有多糟糕,中国出口同比下降4.6%,这是七年来首次下降。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国直接进口也自2019年以来首次下降,这反映了需求疲软,更多美国买家寻求其他中国产品的来源。
中国通过加深与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的关系,弥补了部分失去的贸易。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400亿美元的纪录。从中国到俄罗斯的商品,包括大量的汽车,2023年同比增长46.9%,而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增长了12.7%。
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这种增长速度不太可能在2024年持续下去,”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写道。
总体而言,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为8230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的8780亿美元的纪录。
分析师预计,随着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稳定,出口在2024年将不再成为中国经济的拖累,但他们也不指望出口像在疫情期间和中国经济早期增长阶段那样成为增长的支柱。全球增长仍然相对疲弱,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动西方企业继续寻找中国供应商的替代方案。
“中国不再能依靠出口来解决经济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摩根士丹利的邢说道。政策制定者需要找到其他推动增长的途径,邢说,放弃财政紧缩,使经济朝着更多消费的方向再平衡。
在整个日历年度中,2023年消费者通货膨胀率达到了0.2%,远低于北京设定的约3%的目标,并且令一些人感到困惑,因为一年前一些人预测中国在2022年底放弃新冠疫情限制后通货膨胀会激增。
生产者价格,即工厂门口收取的批发价格的一个衡量标准,12月同比下降2.7%,而11月下降了3%。自2022年10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15个月保持在负值区间。
中国统计局表示,低油价和一些工业产品需求不足对生产者价格造成了影响。
中国当局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比如降低利率并延长对私营企业主的税收优惠。中国在10月发行了额外的1,370亿美元主权债券来资助基础设施项目。
一艘货船在上海的黄浦江上航行。中国消费者一直在节衣缩食。图片来源: 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最近的数据表明经济在第三季度增长后失去了动力。调查显示工厂和服务业活动出现了收缩,新房销售一直疲弱。
全球投资银行的预测显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在4%至4.9%之间,相对全球标准而言仍然较高,但与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北京将保持略高于5%的目标,这可能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刺激措施出台。
上个月,花旗(Citi)经济学家在一份致客户的备忘录中表示,由于通缩担忧,中国可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降低政策利率。
“现在没有时间犹豫不决,以防止通缩、信心和活动之间潜在的恶性循环,”他们写道。
北京的肖晓为本文作出了贡献。
请写信给斯特拉·伊凡·谢,邮箱地址为[email protected]
本文发表于2024年1月13日的印刷版上,标题为“担忧的世界关注中国物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