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院士恩师——张盖凡先生的感人故事(转载)_风闻
guan_15631596462191-1小时前
https://mp.weixin.qq.com/s/kFxYdl-rvkH3I-Vpbw8zzw?token=2129702325&lang=zh_CN
随着003航母“福建舰”的海试和076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的下水,我国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核心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师马伟明(清华电机96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马伟明走上科研道路背后的“伯乐”与“知己”——张盖凡教授的感人故事,却鲜为人知。
张盖凡,湖南隆回人,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转入电机系,并于1951年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担任第二海军学校电工原理教研室主任、海军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以及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
张盖凡教授一生致力于电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系统论证了电磁转矩的统一公式,提出电机不对称短路的新型分析与计算方法,这些成果在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育家,他严谨治学、潜心育人,带领包括马伟明在内的团队,历经13年的艰苦攻关,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舰船供电系统。这一系统基于十二相发电机,主要技术性能优于西方同类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马伟明的硕士生导师,张盖凡不仅指导他的研究,还深刻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张盖凡亲自推荐马伟明前往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博士。在那里,他关注到国际新兴领域——电磁兼容。在马伟明初入研究领域时,张盖凡通过严格的学术要求和深刻的学术交流,为他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
2000年,张盖凡不幸罹患癌症,并于2003年6月7日在办公室因病逝世,享年76岁。他的离世对马伟明是极大的打击。为了纪念恩师,马伟明牵头集资,在海军工程大学实验楼前为张盖凡教授树立了一尊铜像。铜像落成那天,马伟明泣不成声,深情追忆恩师。
2015年11月,马伟明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将该奖项视为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并表示这得益于恩师张盖凡教授所倡导的团队精神与献身国防事业的理念。他更以奖金设立“盖凡奖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员,延续张盖凡教授的精神与关怀。
在文章《我的恩师张盖凡教授》中,马伟明回忆起与恩师初次交往时的情景:张教授曾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学生们都解不出来,这激起了马伟明的好胜心。几天后,他拿着初步的推导结果去见张教授。张教授不仅记得他的名字,还对他的“杰作”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从方法到应用娓娓道来,并启发他深刻认识《电机过渡过程》的工程价值。张教授的谆谆教诲让马伟明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其引领下迈入了同步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这一领域。
张盖凡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马伟明,也奠定了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师生情谊。2003年6月,马伟明在外地出差时得知恩师突发疾病、不省人事,他急切赶回,却在途中听闻噩耗,悲痛欲绝。
张盖凡教授以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无私的育人精神,为中国的电机研究和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与马伟明之间的师生情谊,更是诠释了科学薪火相传的深刻意义。
以下是20多年前网络上流传的几个关于张盖凡教授的故事。
鞠躬尽瘁育英才——追记海军工程大学张盖凡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06:59 解放军报 刘海洋 张余 本报记者 司彦文
6月11日,汉口。海军工程大学数百名师生,含泪送别殉职在育人岗位的张盖凡教授。
作为我国电机界著名专家、海军首批教授,张盖凡悉心指导培养了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马伟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带领弟子们一道完成20余项国防重点科研课题,解决了多项困扰电机界的难题和海军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发明专利4项。“教授要做慧眼识才的伯乐”
“识才先要有爱才之心,否则人才在你的眼皮下面也可能视而不见。”被学生们尊称为“老先生”的张盖凡教授,称欣赏人才是自己的最鲜明的为师之道。遇到有才气的学生哪怕只是一面之交,他也牢记在心。
赵文春,本科毕业时报考硕士研究生,由于发挥失常,以几分之差落选。他慕名找到张盖凡教授,希望得到老先生的推荐破格录取。张盖凡听后,递上一张纸条,让他当场解答一道高等数学题。赵文春很快给出正确答案。张教授看后,点点头。虽然赵文春最后未能被破格录取,但这个名字深深记在了张盖凡的脑海里。
两年后的一天,李槐树教员到部队出差,找到赵文春说:“张盖凡教授一直牵挂着你,交待我一定要找到你。他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早日回母校深造。”
太出乎意料了!赵文春一下愣住了。两年来,他在基层部队干得不错,随着年龄增长,成家的打算一天天强烈,考研深造的想法却一天天淡化了。然而,老教授还关心着自己的学习成长。
赵文春重新捧起课本,发奋学习,以电气工程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回母校攻读硕士学位。
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张盖凡常说,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有毛病,我们不是照样竭力关心他们的成长吗?作为教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去看待青年人的不足,像伯乐那样去发现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经张盖凡教授发现、推荐的青年人才100多人,成长为院士、教授、高工的有50多人。“教授的天职就是不拘一格育英才”
培养人才要有非常之举,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迅速成长。博士生导师吴正国教授深情地说:“我在13年里,从宣传干事成长为电气工程专业的教授,受益于张教授搭就的‘快车道’。”
吴正国在基层部队干了8年宣传干事,调到院校任教。他勤奋好学,一年辅教干下来后,获得同事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小吴基础不错,要给他机会,让他独立上课。”时任系领导的张盖凡找到了老教员陈家和。陈教员让出了自己承担的部分课程,吴正国走上了讲台。后来,吴正国比陈家和教员先一步晋升为副教授。
“正国,你看看能不能给研究生开门课程。”当时,张教授开始招收海军的首批研究生。吴正国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要知道,这些天他正为超龄不能报考硕士研究生而懊恼呢。张盖凡鼓励他:“结合专长你完全可以开出一门课。”经过紧张的调研论证,吴正国很快为研究生开设出《电网络理论》课程。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研究生向现代控制和电力系统方向拓展打下很好的理论基础。
张盖凡又和周盘祥、季家钧老教授商量:“你们招收的研究生能不能交给正国来带?”两位教授愉快地接受了张盖凡的建议。就这样,还是讲师的吴正国站到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台锻炼。此后,在张盖凡的大力扶持下,吴正国走上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岗位,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让初登讲台年轻教员没想到的是,张盖凡教授将只有23岁的张晓锋吸纳到某重大课题研究之中,并委以重任。4年后,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同步发电机多机整流并联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判据。就这样,张晓锋一步步被张盖凡带到了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
随后,在张盖凡的悉心指导下,张晓锋又相继有数项成果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他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教授,不到40岁,便走上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的领导岗位。“教授的最高荣誉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在海军举行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大会上,我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马伟明接过学员献上的鲜花,转身敬献给张盖凡教授。
向恩师深深鞠躬致谢,马伟明激动地说:“没有您的倾心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张盖凡布满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台下掌声雷动。
张盖凡欣慰地说:“教授的最高荣誉,就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勇于把自己最优秀的弟子送出去培养。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张盖凡教授的推荐下,马伟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这次攻博,马伟明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国内同行的研究情况,瞄准了国际上一个新兴的领域———电磁兼容。
目标确立了,如何向张盖凡开口,马伟明却犯了难:张盖凡搞了一辈子电机,自己目前的成果,无一不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取得的。学习归来,去开辟新的领域,无疑是研究方向上的“大背叛”。张盖凡会不会认为,你马伟明翅膀硬了,要另起炉灶了?
思量再三,马伟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张盖凡教授透露了自己的想法。谁知张盖凡听后却说:“好啊!”
这一声“好啊”,马伟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更没想到的是,张盖凡和他一起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军装备建设的需要,使开辟新领域的思路更加明晰。
舰船新型供电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第一个综合电力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批准立项。短短几年间,马伟明在新的研究方向领衔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看到这些成就,回首自己当年向外国专家求教时受人白眼的情景,张盖凡教授喜极而泣,激动地说:“这些年轻人比我们强,他们已经在世界高科技舞台上挺起了腰杆!”(解放军报2003年07月22日第2版)
心血铸海防——追记海军工程大学张盖凡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01:55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徐和平通讯员刘海洋实习生程靳周佳
“八一”前夕,由海军工程大学张盖凡教授生前指导研制的舰船某新型供电系统正式装备某新型舰艇,向我军76岁生日献上了一份节日的厚礼。
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军休系统开展向张盖凡同志学习的活动。
与生命时钟赛跑
6月7日11时30分,一辆120救护车向武汉市同济医院风驰电掣般地驶去。
13时19分,76岁的张盖凡教授心脏停止了跳动。
“他没有给我留下一句告别的话,就这样匆匆离我而去。”与他相伴半个世纪的夫人赵友秋失声痛哭:“他确实太累了,该好好休息了……”病逝前的一个晚上,他仍在家中推导计算课题到深夜零点以后。
博士研究生王东忘不掉刻骨铭心的一幕:那天上午9时,老先生来到办公室,就课题与我和顾伟峰进行交流讲解后,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若干年以后你们成为教授,一定要切记树立良好的学风……”没想到,先生的教诲竟成为遗言。他突发脑梗塞,再也没有醒过来。
1991年,组织上决定张盖凡退休,张盖凡说:“虽然我人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思想不能退;作为专家,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不能停!”他还说:“我有生之年的时间不长了。很多紧迫的科研课题刚刚起步,只要我还能动弹,就要与生命时钟赛跑!”
有一天,大雨滂沱,校园马路上积水有一尺多深。课题组打来电话,说雨下得太大,让张盖凡不要去。但他穿上深筒雨鞋,趟着积水,百十米的距离,他走了半个多小时。当浑身湿透的老教授出现在办公室时,课题组的同志眼睛都潮湿了。
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张盖凡积劳成疾,除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外,2000年患上了结肠癌。手术期间,他人在医院,仍心系科研进展,让研究生到病房向他汇报试验数据。他强忍着病痛,在病床上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疗养期间同志们不让他带书,他就通过电话与课题组讨论和研究。身边没有参考资料,他从头推导公式,分析计算,然后将结果用传真告诉课题组。
6月初,海防某重点预研项目中的电磁设计进入紧张的攻关阶段。年逾古稀的他,完全忘记了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坚持日以继夜地工作。
热血满腔写第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的舰船开始采用一种具有低噪声、高效率等优点的新型动力系统。我国海军的舰船主要靠进口这类动力系统组装。
不过,这种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存在严重隐患,成为困扰我国和世界电机界的一大难题。然而,即使是这种有毛病的动力系统,西方国家仍是只卖产品,不卖技术专利,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张盖凡决定从三相同步发电机入手,展开对新型动力系统这一高科技堡垒攻关。
张盖凡在试验中,将电机拆了装,装了拆,反复试验,反复拆装,测量、记录、分析。十余万组的数据、难以计数的各种图形,试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半间屋子。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关,他终于建立起理论解析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三相同步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并联运行稳定性的判据公式。
张盖凡马不停蹄,又协助他的弟子马伟明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发电机稳定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1997年,某西方大公司主动将原来对我国严密封锁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并联系统的设计图纸寄来,请马伟明、张盖凡师生二人审查,并再三盛请他们前往公司总部进行技术指导。
科研继续向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推进。经过张盖凡和弟子们13年的不懈攻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性能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舰船新型供电系统,1999年秋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这个世界第一,张盖凡不仅许多年没有休息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而且舍去了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亲情。他把对亲人的爱全部融入对祖国、对人民、对海防、对科研事业的挚爱之中。
有一年的一个星期天,妻子赵友秋好不容易拉着丈夫一起上街逛商场。可是一到大街上,张盖凡就一头钻进新华书店,此后,赵友秋便打消了让丈夫陪自己逛街的“奢望”。
赵友秋拿出一支珍藏50多年的英雄钢笔:“这是当初盖凡给我的定情物,也是他一生中送给我的唯一纪念品”。
呕心沥血育英才
海工大船舶与动力学院院长张晓锋,回想起20多年前与张盖凡教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当年15岁的张晓峰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最小学员,脑海里冒出私下里向张教授请教的念头,鼓起勇气给张教授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张盖凡一口答应当晚7时在办公室等他。在亲切交谈中,张盖凡向他推荐学习书目,指点学习方法,最后还借给他一部老式录音机和几盘录音带。
“事过8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不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但被张盖凡教授吸纳到某重大课题研究之中,还被委以重任。让23岁的我在‘前台’唱‘主角’,张教授为我提供指导,担任顾问。”
马伟明师从张盖凡教授,在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张盖凡教授的推荐下,马伟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这次攻博,马伟明进一步开阔了眼界,瞄准了国际上一个新兴的领域———电磁兼容。
张盖凡得知后感到由衷的喜悦:“教授的最高荣誉,就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舰船新型供电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首创交直流集成电力系统,全国第一个综合电力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批准立项。短短几年间,马伟明在新的研究方向领衔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在海军举行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贺大会上,马伟明接过学员献上的鲜花,转身敬献给张盖凡教授:“没有您的倾心栽培,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
在国际高科技竞争的舞台上,和西方一流的专家较量中,马伟明以过硬的科技实力,为我国打赢了一场场国际官司。面对个别外国专家的胡搅蛮缠,他义正辞严:“你不懂,我可以教你1”
听到马伟明的这句话,回首自己当年向外国专家求教时遭人白眼的情景,张盖凡教授激动不已:“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呢?”
勇克舰艇装备建设“硬骨头”的张盖凡教授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15日 09:55 科技日报
挑战国际前沿勇写第一
志存高远。张盖凡瞄准学科前沿科研攻关,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个世纪50年代,在协助电气工程科学家高景德教授撰写的《交流电机过渡历程及运行方式的分析》这一电机理论经典著作中,张盖凡的学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也显露出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他提出的“分析同步发电机不对称短路的谐波平衡法”,成功解决了困扰国际电机界的交流电机不对称短路计算等难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具有低噪声、高效率等优点的新型动力系统。然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低频功率交互振荡现象,成为困扰世界电机界的又一难题。张盖凡决定从三相同步发电机入手,展开对这一高科技堡垒的攻关。凭着扎实的功底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他终于成功地探明了三相同步发电机多机整流并联系统和单机整流带反电势负载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起理论解析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三相同步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并联运行稳定性的判据公式。
科研继续向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推进。经过张盖凡和弟子们13年的不懈攻关,舰船新型供电系统问世,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性能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装备建设呕心沥血
“我们要打的是一场国际官司,不但要有科学的推导,还要经过实验验证。”一次,我国引进的某大型设备发生重大故障,研究所的同志受命进行技术检查,张盖凡承担了电磁力的分析计算。经过对各种数据的汇总、分析、推导,他们发现对方工艺制造上存在重大缺陷。
张教授冒着酷暑高温,带着年轻人到振动与噪声实验室做振动模拟试验。经过张盖凡和同事们的并肩奋战,很快得出了故障原因的科学结论,提出了正确的处置措施。在国际谈判中,用科学和事实将对方专家驳斥得哑口无言,赢得了与发达国家专家较量的胜利。
张盖凡教授完成的课题中,大多数是我军舰艇装备建设中的“硬骨头”课题。某新型潜艇发电机故障诊断系统可靠性差,频频报警却无法确定故障位置。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甚至危及潜艇的安全。张盖凡和马伟明等弟子认真分析后,主动请缨揽下了这套“瓷器活”。他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反复进行理论推导,重新调整设计思路,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相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如期研制出了该型发电机整流元件在线监测和故障报警装置。这套装置在1秒钟就能准确无误地测出故障点和故障性质,受到部队官兵的高度赞誉,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育国防英才甘为人梯
“培养学生不是给自己找学术上的接班人,而是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振兴。”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马伟明是张盖凡最得意的弟子,他师从张盖凡教授,在较短的时间里在舰船独立电力系统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就在马伟明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张盖凡却积极推荐,把他送到清华大学名师处攻读博士学位。马伟明北上求学时,张盖凡还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
这次攻博,马伟明不但获得了“优秀博士”、“优秀博士论文”和“课题工程实践奖”三项大奖;而且进一步开阔了学术眼界,了解了国内同行先进的研究。他瞄准了国际上一个新兴的领域———电磁兼容。
在张盖凡教授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马伟明领衔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很快成立了。近年来,他们用自身积累的科研经费,投资建设起现代化实验室,在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了多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提出了3相/12相交直流电力集成发供电新原理,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能同时发出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双绕组发电机,获准立项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电力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马伟明本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在海军举行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贺大会上,马伟明接过学员献上的鲜花,转身敬献给张盖凡教授:“没有您的倾心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
赵文春,本科毕业时报考硕士研究生,临场发挥失常,几分之差落选。小赵慕名找到张盖凡,希望得到教授的推荐破格录取。张盖凡出了几道习题让赵文春当场解答。小赵很快给出正确答案。张盖凡满意地点点头。虽然小赵最后未能被破格录取,但这个名字深深印在张盖凡的脑海里。两年后,系里的李槐树教员到小赵所在部队出差,张教授再三叮嘱他,务必要找到赵文春,亲口转达自己对小赵努力学习成才的鼓励。张教授的关爱令赵文春十分感动,他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当年以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回母校学习深造。
近日,海军工程大学党委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殉职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民海军首批教授张盖凡学习活动。(刘海洋、姚雁、熊峰、唐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