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些普通人的需求和救赎”,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谬论_风闻
胡锡进-资深媒体人-2小时前
这两天,一段乌克兰战场上激烈肉搏后乌军士兵临死前与杀死他的俄军士兵相互致意的视频在国际互联网上流传,感人至深。很多评论从不同角度感叹战争的残酷和素不相识普通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悲哀,它们都是正常人性的回响。
但是老胡也看到一篇格调迥异的评论,作者用这段视频对俄乌战争做了离奇的美化,将之视为对这两名士兵和双方很多士兵精神的救赎,认为有这样一场战争并让他们有机会死在战争中,比死在不堪的和平中是“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我觉得这样的评论严重反人道主义,把战争的残酷赋予了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意义,我认为写这样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一本正经地发表,至少在客观上起了美化战争并误导普通人的作用,实在不应该。
我注意到,作者有这样一层含义,就是苏联解体后,俄乌的社会环境破烂不堪,人们生不如死,“工人失业,治安混乱,秩序崩溃,男人做混混,女人卖子宫,英雄的后代当娼妓……”人们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去战场上残酷肉搏并死去“同样可怜”。
作者设问道:如果没有战争,那两名士兵会过怎样的日子?并自问自答:“大概率那个乌克兰士兵将会在混乱的时代中成为一个脑子不好使的种族主义小混混,殴打乌东人,举纳粹旗,涂鸦红军坟,没有工作,没有爱人和孩子,人厌狗嫌……喝多了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冻死、或者被人打死。”说到那个俄军的雅库特人,他这样写道:“大概率会一辈子生活在远东蛮荒之地,浑浑噩噩,艰难求生,贫病交加,一辈子被人无视,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默默无闻倒在荒凉的大地上,死的静悄悄没有半点声息。”
苏联解体的确导致了多个共和国民生的凋敝,但必须指出,那位作者假设的这些场景都是非常极端的,即使在俄乌也不具有代表性。老胡懂俄语,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战争爆发不太久之前都去过,普遍的社会情况没作者说得那么糟,他的社会背景描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脑补出来的。
尤其是俄罗斯,我2011年去的那次,高油价带来了繁荣。2016年去的时候,采访了多个家庭,当时俄国因受制裁,卢布贬了一半,经济陷入困境,但也不至于那么惨。2014年我去乌克兰采访,也去了普通人家,当时的乌克兰因为反复动荡,情况要比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差一些,但多数老百姓也过得去。
那位作者对俄乌的情况做了概念化、绝对化的想象:战争之前两国的民众和社会已经严重民不聊生,老百姓毫无希望。是战争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可以不再浑浑噩噩、蝇营狗苟、不三不四一辈子,他们更愿意带着鲜花和掌声回到故乡,或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烈士陵园里。这样的想象既非现实主义,也非健康、积极的理想主义,它是一种幼稚偏执的思想炫耀,也是对战争痛苦不道德的赞美和消费。
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支持和平,战争也是为了和平,止戈为武是中国文明最悠久的总结之一。为了“人性的救赎”而支持战争,这是极其罕见的思维,对个别人可能会是那样,但是作为一种集体原则和价值观,在任何现代社会里都不曾被倡导过,它也绝不应该在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上刷存在感。
战争的确有正义的,但它们都是因为保卫祖国,保卫自己所属的人民而被赋予超越个体得失的正面价值。人性是不需要战争救赎的,对于广泛的社会性问题,战争更不是药方。但是如果有外部力量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有分离主义势力跨过国家主权必须坚守的红线,国家迫不得已迎战敌人,那个时候我们都会成为战士。而且我相信,勇敢是不需要通过宣扬战争的好处来培育的,为了保卫我们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很多平日里的柔弱者会瞬间变成勇猛的战士。战争中英勇军队的主体肯定不会是平日里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或者野蛮之徒,他们恰是平日里热爱和平并眷恋世间温情的善良的人们。
我们都不应宣扬战争对普通人的好处,我相信,做那种宣扬的人大多没有看到过真正的战争。绵延数十公里的难民队伍,完全打碎的城市街区,城市小区里一号楼和二号楼之间就是交火线,甚至一幢楼一单元和三单元分属敌对阵营,二单元被炸塌了就是交火线,战区一公斤土豆要15美元,一公斤白糖要60美元,一颗导弹深夜里打过来,几百米之外的人会震得从床上掉下来……这些场景恐怕他们没有见过。但是老胡见过。现代社会的老百姓为了“精神救赎”、为了人生道路上的改善和升迁不需要,也不应该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战争离老百姓越远越好。
热爱和平并不妨碍我们建设强大的国防,也不妨碍一些青年人为国为民参军入伍,守卫边疆。同样,它也不妨碍我们开展正当国防教育,宣传忘战必危的道理。因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向都是保卫和平。
战争是一些普通人的需求和救赎,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谬论。老胡希望写这种文章的人是一时冲动,他对战争的真实态度并不像他在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极端,也许是互联网喜欢“尖锐表达”,使那位作者错误地尝试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让我们都保持应有的理性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