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国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展望_风闻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官方账号-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知识为人类。58分钟前
**▌**编者按
2024年12月7日至8日,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东京大学中国学基地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清华大学暨东京大学发展政策联席会议”在东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竞争与合作:全球不确定性下的中日经贸关系”。会议组织中国学者赴日本进行研讨交流和实地调研。
12月8日在东京大学举办了主题研讨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作引导发言,主题为: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回顾与展望(2000—2035年)。
本文由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丸川知雄教授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博士后王聪翻译。
根据世界银行四类国家收入组的分类,中国于1998年从低收入水平国家跃升为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并于2010年成为中上等收入水平国家。未来,中国是否能跻身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吗?中国现代化的宏大目标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收入国家。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目前约为17.5%。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为28.8%,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按2021年国际元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中国仅为美国的3.71%,到2022年增至30.06%。这比日本赶超美国的速度还要快的多。
2013年至2023年,中国GDP年均增速为6.1%。按购买力平价(2021年国际元)计算,2013年中国占世界GDP比重为14.2%,到2023年增至18.8%。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对全球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提出了中国未来两个阶段的发展路径。第一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是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用15年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强国目标是多方面的: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将强国目标增加到15个,并增加了制造强国和其他目标。党的二十大(2022年)新增了网络强国和农业强国,使强国目标总数增至17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将提升到3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水平。对于人均GDP较低的西部地区,目标是达到OECD成员中人均GDP最低国家的水平(如墨西哥,2023年人均GDP为13790美元)。与此同时,北京等人均GDP较高的地区,目标是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具备实现上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有利条件:中国拥有发达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铁路网;国内储蓄率与投资率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已经发展起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形成互补结构;覆盖几乎所有公民的生活保障体系也已建立。
我相信,中国可以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届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基本达到目前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岁,基本上达到目前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人均GDP将达到美国的40%左右。有些人认为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到2035年,中国不仅将稳步跨越这个陷阱,而且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中等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