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胖改”上海首店:含胖率达80%,员工工资平均增幅约30%_风闻
吴怼怼-互联网科技博主-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文创与消费1小时前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万亿元,高居全国首位,商超方面,上海汇集了永辉、COSTCO开市客、山姆、奥乐齐等一众头部品牌,是全国零售消费最旺盛,竞争也最激烈的城市之一。
1月10日,永辉超市在上海金山万达开出了其在上海的首家"学习胖东来"门店,这也是永辉在全国的第36家调改店。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传统零售业正在经历的阵痛与突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永辉超市要如何通过调改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在参观永辉胖改上海首店之后,有一些亮点我们认为是值得关注的。由此,我们也有一些洞察。
推倒重来的商品升级
数据显示,此次调改堪称一次革命性的商品重构:在原有13358个SKU中,超过70%的商品被下架,同时引入6753个新品。这种近乎"推倒重来"的调整力度,远超过往零售业态的常规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新增商品中进口商品占比达20%,而整体商品结构已接近胖东来模式的80%。这意味着永辉正在重新定义其商品结构,从传统的"大而全"向"精而优"转变。
从"低价"到"品质"的战略转向
在商品管理上,新店引入了诸多严格管控措施。引人注目的是"468原则"——生鲜果切产品超过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强制下架。这种近乎"苛刻"的管理标准,显示出永辉正试图突破传统零售业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模式。
员工待遇提升背后的思考
在人员配置方面,新店员工薪资平均上调30%,同时配备员工休息室、培训室等设施,并提供带薪年假等福利。这种投入,打破了零售业长期以来压缩人力成本的惯性思维。
永辉副总裁王守诚的一席话颇具深意:“过去一段时间,行业一直在卷低价、卷规模、卷员工,这些过度的内卷其实对行业、消费者、企业的员工都是一种伤害。”
零售格局:东方“乡绅”与西方巨头的较量
永辉这家店的对面就是奥乐奇。本土商超与外来巨头的战争打响了很多年,现在已经进入了2.0时代。标志性的节点就是胖东来,尽管这家河南的商超并不是全国性的,但是学习胖东来的永辉是全国性的。
于东来复活了"乡绅企业家"这个概念,在当前的经济周期下,这种接地气、有家乡情怀的企业家形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意支持。如今的线下商业呈现出鲜明的双向叙事:一边是以胖东来为代表的东方老乡绅企业,另一边是山姆、沃尔玛这样的西方老巨头,这或许就是"老零售元年"。
零售业变革的深层启示
分析永辉此次转型,可以得出三点重要启示:
首先,传统零售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其价值主张。永辉通过主动"断舍离"和引入新品类,显示出对品质消费时代的清醒认知。
再者,零售业的竞争正从单纯的价格战向综合实力较量转变。新店在商品结构、服务体验、员工待遇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预示着行业竞争的维度正在拓宽。
最后,零售企业的转型需要勇气和决心。永辉公开承认过往经营理念的不成熟,并在上海这样的高度竞争市场推进改革,体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