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是如何练成的?他用11年青春作答
从看不懂电路图的大学生士兵
到全面过硬的雷达技师
从军官们身后打下手的“跟屁虫”
到承担重要任务的“蓝盾尖兵”
一位“被质疑”的大学生士兵
是怎样蜕变为全军优秀军士的呢?
今天,小编为您推荐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部雷达技师
王雅乐的“逆袭”故事
↓↓↓
我叫王雅乐,是一名来自空军地导部队的雷达技师,从军11年,先后获得“蓝盾尖兵”、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三等奖、战区空军“兵王先锋”称号、全军优秀军士等诸多荣誉。战友们调侃我,简直拿到了地空导弹兵的“大满贯”。然而,这些荣誉背后艰辛的攀登之旅,只有我自己清楚,那是我作为一名地空导弹兵对“空天安全”的忠勇执着。
2013年大学毕业,家里帮我找到了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期待我日后成为一名社会精英。但我心中始终有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于是我拒绝了家里的安排,满怀壮志地来到军营,立志要当英雄。
初入军营,迎接我的就是“当头一棒”。第一次进入雷达方舱,看着密密麻麻的面板按钮,听着紧张的口令配合,我完全被震慑住了。
星罗棋布的电路图,在我的眼里就像缠绕的蜘蛛网。班长问我:“你是大学生士兵吗?电路图都不会看啊?”班长的话很“刺耳”,但也是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不学好专业决不罢休!
“做难事必有所得”。白天、黑夜,我抓住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不仅要学物理和数学原理,还要学液压、电路等知识,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我终于看完、吃透10余本关于雷达的资料书,积累了10万字的学习笔记,战友经常说我是“不疯魔、不成活”,而我知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当我终于学有小成,我所在单位“高学历战勤班”横空出世。他们全部由军官组成,学历最低的也是硕士,但每天依然都“粘”在装备上钻研战术战法。他们的成绩和付出,就像一座大山矗立在我面前,让我仰望。跟在他们身边,我只有擦擦车,打打下手的份儿。但我并没有选择直接躺平或另谋出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学出个样子来。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白天,像“跟屁虫”一样跟在老同志身边打下手,搞演练时就在后边盯着操作,等他们训练完,赶紧坐到操作台上,一遍遍模拟。晚上,我就跑到教室学习雷达原理和使用细则,在黑板默画条文图册。有一天半夜,我利用在阵地站岗的机会,“偷溜”进方舱练了几遍模拟操作,结果被连长查岗抓到,给连长气得哭笑不得。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一次任务前夕,雷达技师临时家里有变故请假回家,我作为“第一替补”担负战备。一天,雷达突然出现故障,正当连长准备召回休假的雷达技师时,我主动站了出来,干净利索地排除了故障。首次担任雷达技师岗位就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不仅收获了人生第一次高光时刻,更在战勤岗位顺利“上位”。
在这之后,我就像是走上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快车道。2017年部队改革调整,我被推荐为改革后的首批士官技师;2018年,我随单位参加大项任务,获得“蓝盾尖兵”;2020年以后,我正式由“后备”跻身成为“主打”。
刚“主打”,即“开战”。2020年下半年,我营突然受领某重大任务。为了保证战备,我主动担负起雷达值机任务,一天24小时吃住都在舱内。从酷夏到严寒,我坚守岗位近5个月,每天“雷打不动”仔细检查兵器、细致维护装备,针对任务地域特点,监测兵器参数变化规律,制定了针对性的兵器参数调整方案,不放过任何一处故障和隐患。
一次常规功能检查,雷达参数出现了偏移,大家都说没问题,可能是气温变化造成的,但我就要“钻牛角尖”,查出个所以然来。“这要是打起仗,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我带着身边的年轻战友,开展了5个多小时的检查,终于锁定了问题,最终成功消除了隐患,确保了雷达的良好状态。后续的任务训练中,我们一起不断摸索实践,创新方法,提升了整体技战术水平。
想当初,家人们想让我成为一名有用之材,这个目标我已经在自己的战位上实现了。但我深知,军人的身份不是荣誉,而是责任,重要的不是头衔,而是必胜的使命。我是一名新时代的军士技师,在自己的战位上冲锋、奉献,就是我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